记得多年前,常常在报章杂志上看到冠以这样标题的励志故事:“走出大山”。读罢,在深受感动之余,也颇感几分沉重与无奈——大山,那时在人们眼里总是与困难和苦难并列,是通往幸福生活道路上的障碍。
近些年,我在采访中走了不少山区,也跟大山里的年轻人有过一些交流。不经意间发现,“大山”这个词,在年轻一代的眼里似乎不再那么沉重。与彼时对“走出大山”的渴望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却喜欢谈论“走进大山”,聊起这些话题时,他们眼里闪着光,心中有憧憬。
不久前,我来到西藏昌都横断山区,遇到一对本地创业的80后兄妹,他们告诉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走出家乡的大山,再也不回来。他们的母亲是澜沧江畔的盐民,儿时记忆里,母亲每天从江边背水晒盐,很是辛苦,他们再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后来,兄妹俩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在大城市生活了几年后,最终又决定回到家乡,在澜沧江河谷搞起葡萄园,生产特色红酒,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他们的决定让我颇为惊讶——毕竟横亘在这里的可不是一般的大山,而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
是什么吸引他们回来?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先决条件。过去,这里的人们靠制贩井盐为生,运输基本靠肩挑马驮,出门一趟,至少十天半个月;而如今,崭新的水泥路修到了镇里、通到了村里,不出一天就能到达四川、云南。这几年,当地的特色井盐制作工艺成了国家级非遗,游客成群涌入,昔日闭塞的小镇,一下子风光起来。当地政府推行优惠政策,鼓励年轻人回家乡发展。头脑灵活的兄妹俩也想借着这股东风,把当地有上百年历史的红酒酿造工艺重新发展起来。这一切让兄妹俩的回归变得顺理成章。
像这对兄妹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拘泥于在城市里寻找事业的方向。“进山”,似乎成了一股新的潮流。这些年轻人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知识、有想法,思路灵活,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大山里深藏的资源和机遇。在云南普洱,有人在大山里搞起了新型农业,一名海归青年看准消费趋势,联合农户在山里种起牛油果,收获颇丰;在浙江湖州,一群年轻人在大山钻研传统紫笋茶工艺,希望用心做出好茶;在青海三江源,有人在皑皑雪山中搞起生态保护,年轻的巡护队员、科研工作者选择在大山里燃烧青春……大山里不仅藏着无尽的宝贝,还藏着他们热爱的事业。
国家各项政策也在为年轻人“进山”铺路。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好政策为不少年轻人“进山”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更有一批年轻的驻村干部选择来到大山,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致力改善大山里的落后面貌。他们的到来,为沉寂的山村带来激情与活力,也吸引着那些走出山村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对敢于追梦、勇于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山”不再让人畏惧,而是让人向往,让人更容易联想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从“走出大山”到“走进大山”,不仅折射着一个发展阶段的转变,也意味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更预示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在“走进大山”的新潮流中,年轻人已冲锋在前。当下,“十四五”规划建议已为乡村振兴擘画出更加宏伟的蓝图,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祖国辽阔大地上的千千万万高山大川,都能成为年轻人施展抱负的壮阔舞台。
(来源:《 人民日报 》 李昌禹)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