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6年“淡”出6个西湖!海水淡化水已进入青岛城市供水系统,你或许已经喝过

2021-01-06 10:03 青岛早报  

作为沿海城市之一,相信很多青岛人对海水淡化一词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吗?海水淡化水其实早已经流入到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之中。当胶州湾内的原海水经过潮汐和取水泵方式进入取水湖,经过预处理、超滤膜等多个海水淡化流程后,如今海水淡化水已经进入城市供水系统,为城市增强了供水保障能力,成为了不少岛城市民的生活所需用水。目前,全市海水淡化设施日产能力为22.4万立方米,占全国海水淡化产能近1/7。其中青岛水务集团包含百发、董家口两座10万立方米海水淡化厂,同时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建成后,该厂日产能力将达到2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项目和最大的市政供水示范项目。

探访

海水淡化经四大工艺处理

1月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李沧区印江路2号的百发海水淡化厂,整个厂区设有超滤车间、反渗透车间、矿化车间等多个海水淡化流程车间,而该厂区的西侧,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在海水淡化工艺流程中最先进行原水处理的超滤车间内,一排排纵向分布的超滤器整齐地排列着,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巡检。

“整个海水淡化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取水工程、预处理、反渗透和后处理等。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长青告诉记者,水厂邻靠胶州湾,原海水经过海水湖进入海水取水泵站输送至厂区,海水经过预处理工艺,首先经过机械自清洗过滤器,除去海水中的泥沙、藻类、贝壳、悬浮物等。 “随后海水经过超滤膜,超滤膜可截留海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病毒、细菌等杂质,得到洁净海水。 ”刘长青介绍,这个过程中的超滤膜就像一根根吸管一样,管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肉眼不可见的小孔,水从各个细小的管内进入后,经过超滤后又从水管壁上的小孔中出来,集中到膜正中间的收集管中,再经管道到下一流程中。

经超滤车间出来的海水便是只含有盐分的洁净海水,接下来便要通过反渗透膜。 “洁净海水进入反渗透工艺,盐分与水分子分离开来得到淡水。 ”刘长青介绍,通过一系列工艺得到的淡水纯净度较高,需要再对水质进行矿化处理,提高水的硬度和碱度,增强水的稳定性,提升饮用口感,随后进入市政供水系统中。

“老一辈青岛人都知道,青岛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资源紧缺的时候,还经常停水,家里人也都养成了节水的习惯,随着引黄济青、南水北调,青岛这些年城市供水有了很大缓解。前些年,青岛市还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天气,部分区市水源短缺,局部区域用水受到了一定影响,现在有了海水淡化水,肯定会缓解我们城市的供水压力。 ”家住李沧区的市民李女士表示,生活中喝水的时候并没有太大感觉,口感还是和之前一样,喝起来也很放心。

讲述

产出淡化水符合饮用水标准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海水淡化全过程的各个车间内,工作人员只需不定时进行现场巡检,所有设备运行状况可经由系统实时传输至监测控制平台。 “我们海水泵站取水能力每日为26万立方米,海水淡化厂每天可淡化水处理能力达10万立方米。 ”刘长青介绍,其中反渗透是最关键的工艺,也是海水淡化的核心工艺,投资占比最大、生产能耗最高、与水质质量关系最大。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可达99.3%,对海水脱盐并产出淡水,采用的膜使用寿命至少为3—5年。一级反渗透主要是脱除海水中盐分,二级反渗透进一步脱除硼元素,产出的淡化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刘长青介绍,2014年,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卫生许可证的海水淡化厂。 2017年,最高日供水量达10.5万立方米,成为了国内首个实现满负荷运行的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市政海水淡化项目。 “目前我们工厂处理后的淡化水中主要以市政用水为主,高品质工业用水为辅。截至去年年底已产9800万吨淡化水,相当于约6个西湖的容量,极大缓解了城市紧张的供水形势。 ”刘长青介绍,近年来通过对海水淡化工艺流程的不断努力和提升,海水淡化能耗逐年降低,高负荷供水时单位能耗低于3.5度/吨,较设计的4.09度/吨的标准能耗大幅降低,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为高品质用水的工业企业降低了企业的水处理成本。

看点

国内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项目开工

作为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青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4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4。为增加淡水资源,青岛提前布局海水淡化项目,成为国内最早开展海水综合利用、最早制定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城市。近年来,青岛市在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方面快速发展,已被列为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城市和产业化基地、国家海水淡化试点城市。目前,全市海水淡化设施日产能力为22.4万立方米,占全国海水淡化产能近1/7,其中青岛水务集团拥有百发、董家口两座10万立方米海水淡化厂。

2020年12月30日,由青岛水务集团投资建设的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在青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7.07亿元,设计日产淡化海水10万立方米,建设周期约1年,采用国际领先的双膜法工艺。 “建成后,加上原有10万立方米的淡化海水能力,百发海水淡化厂日产能力将达到2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项目和国内最大的市政供水示范项目。 ”青岛水务海水淡化科技有限公司规划管理负责人姜丽娜介绍,该项目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提高青岛市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城市供水水质,既是迎接“十四五”,精准助力“海洋攻势”的开篇之作,也标志着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规划】

2030年全市每日淡化海水90万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已建成两套海水直接利用装置,年海水直接利用量为14.3亿吨,主要利用方式为海水直流冷却。同时以海水淡化应用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了一定数量海水淡化配套零部件制造企业,为青岛打造海水淡化装备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姜丽娜介绍,作为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设施运营企业,青岛水务集团除百发海水淡化厂每日淡水处理达10万立方米外,还拥有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的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日产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创造了同级别海水淡化项目建设时间最短、投资最省的世界纪录,该项目以工业用水为主,未来将逐步打造成规模化海水淡化示范项目。

“目前,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年底通水运行。”姜丽娜介绍,根据《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到2030年全市海水淡化能力达到90万立方米每日以上,百发、董家口、新河规模化海水淡化项目均在积极规划筹备之中,助力全面落实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将青岛打造为国家级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全球重要海水淡化制造中心,不断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服务。(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

责任编辑:李婧菲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