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日报专版|浦江观澜 黄海弄潮!第二批青岛干部赴上海专业实训特别报道

青岛日报2021年2月1日1版

青岛日报2021年2月1日4、5版

153名青岛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完成“第二棒”

对话榜样 解放思想 传递力量

以实训为媒,用开放破局,在时代变革的当口,浦江起新潮,涌动胶州湾。

接续第一批51名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去年10月9日,第二批153名专业实训干部再次“南下”上海,以现代服务业为窗口,深刻体悟实训企业的管理逻辑、上海发展生态的生成逻辑,以及支撑上海发展的行政逻辑;112天后的1月29日,153名专业实训干部不忘初心“北归”,带着“青岛之问”的“上海答案”,奋力跑出了精彩的“第二棒”。

百舸争流!在这个城市发展越来越需要从宏观格局下去审视、去擘画的时代,城市的携手,特别是不同区域、基因相似的城市携手,总能成为开辟发展新局面的“快捷方式”。赴上海专业实训,是市委继“学深圳、赶深圳”之后的又一项重大部署。经过第一批的“拓荒”与第二批的“深耕”,用心向上海学习取经,目标越来越明,道路也越走越清。一批接一批、一棒接一棒,像是燎原的星火,他们敲开了上海最好的企业的“门”,打开了个人思想解放的“窗”;通过深学细悟,他们孜孜以求地在与榜样的对话中改变自己,并传导着城市不懈登攀的奋进力量。

肩负使命“学”

去年10月9日早晨八点,青岛驶向上海虹桥的G232次列车即将出发,站台广场上,身穿统一“校服”的一群“学生”,心怀“燃烧激情、建功青岛”的信念,合影之后踏上征程,这标志着第二批153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正式进入“上海时间”。

虽然这个场景已经过去百余天,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郝伟仍历历在目。他说:“那会儿,每个人的行囊中虽是‘针头线脑’的生活必需品,但肩膀上却是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与锤炼‘三化一型’素质能力的责任与担当。”

鼙鼓催征昂斗志,争先攀高立潮头。搞活一座城,最重要的是先要搞活“关键的人”。当下,打造“三化三型”政府以及“三化一型”干部,正在成为这座“青春之岛 创业之城”的城市自觉。两批204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突出“专业”二字,承载着市委对年轻干部提升专业素质,开展集中“造血”的深切期盼。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青岛学习的榜样。上世纪90年代,青岛就是在明确的“学上海”进程中,开启了城市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而今,青岛如何在推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聚焦现代服务业,再一次与上海携手,以上海为师,当是撬动全局的关键支点。

在新发展格局中,一座城市要拥有更大的产业辐射力、更广阔的空间覆盖性和更强大的整合配置资源能力,只有通过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能级才能实现。而拥有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现代服务业,恰是上海最鲜明的优势所在,这让一直以来困扰青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迎来全新的破题契机。

紧抓机遇的“热忱”,当是最迅速的实际行动!

自去年7月开始,短短半年时间,青岛市党政考察团,两次到上海学习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尤其是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青岛市与上海自贸区企业合作对接交流会、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等成功举办,市委明确指出,如何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出独特作用,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希望上海把青岛作为发挥现代服务业辐射作用、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中转站”。

融入场景“悟”

接纳第二批专业实训干部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复星集团、益海嘉里、普洛斯、杉杉集团、分众传媒等63家在上海、国内乃至国际上叫得响的优秀企业单位。市委拿出魄力、下大力气,专业实训干部也非常珍惜这样集中学习的机会。在上海,他们时刻以归零的心态和奋发有为的状态,挂起职务充当职员,扑下身子主动讨教,坚持学思用相结合,利用一切机会学习鲜活的上海场景、上海经验。

如何学习借鉴上海“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工作思路,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推进制度创新;如何借鉴上海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擦亮“青岛制造”的金字招牌;上海高度包容的营商环境,怎样让企业家感到舒服,让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一流的城市必定有一流的治理,上海如何通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来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这是发生在第二批专业实训队“三述”活动上的一个片段。

类似这样的“火花碰撞”,还出现在临时党支部大大小小的讨论会上,同时也作为研究课题,成为专业实训干部在实训、走访、调研中努力寻找的“答案”。比如,益海嘉里集团总经理牛余新,对专业实训干部手把手教、手把手带。不仅带着专业实训干部参加集团内部会议,体会什么是发问的“稳准狠”、算账的“精细实”、决策的“短平快”,还带领专业实训干部走进生产车间研究流水线,甚至让专业实训干部化身“主播”,通过“企业+直购”平台在进博会上体验“直播带货”,为的就是在丰富的场景中让专业实训干部沉浸式学习体验。

身临其境,体悟上海,感受上海。在这里,专业实训干部虚心做上海的“学生”,努力自我革新。通过掌握领域内前沿理论,拓展思维,提升专业化水平,专业实训干部内化于心、外塑于行,正在将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融入血液、化为自觉、成为习惯。

走“进”上海,是为了更好走“近”上海。面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强劲的实力和各类资源倾斜的“中转”机遇,专业实训干部正试着通过现代服务业这个“窗口”,探寻青岛构建“大循环”“双循环”开放格局的“金钥匙”。

联系实际“创”

透过上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专业实训干部明显感受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始提速发力,一批新经济、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产业迭代升级引发的企业、行业、城市分化洗牌正在发生。而实训向深里做,往专业走,目的即是强化学习提升,克服“本领恐慌”,解决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

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核心是聚焦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和商务服务五大领域,这是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上为专业实训干部“圈”出的“考点”。这既是上海打造“五大中心”“四大品牌”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青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瞄准目标,百余天中,专业实训干部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利用本领所长,将思考的触角深入到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毛细血管”。如南有“上海自贸区”,北有“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南有“国际航运中心”,北有“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南有“工赋上海”,北有“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南有“国际文化大都市”,北有“国际时尚城”;南有“进博会”,北有“国际客厅”……专业实训干部从内心深处播下了思想解放的火种,并不断在贴近实际中求“变”。

对此,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蔡全记感触颇深。他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处在爬坡过坎的青岛来讲,是一个重要‘窗口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错过一次机遇可能会落后一个时代,唯有勇于拥抱变革,选准‘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才能脱颖而出、走在前列。”

赴上海专业实训,这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关键一步,通过半年的努力,专业实训队在上海与青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为国内南北、东西大循环“双节点”城市的青岛,与枢纽型全球城市的频频互动,开放、包容、创新的上海特质,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青岛的城市品格;产业的协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与借力,也为城市在更大空间配置市场资源、寻求合作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来自上海的开放之风,也将从青岛,吹向更广阔的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

浦江起新潮 涌动胶州湾

去年6月28日,“取经上海”的专业实训正式拉开帷幕,旨在通过现代服务业这个窗口,透视上海改革发展全貌,体悟开放真谛,汲取创新力量,感受包容魅力,助推青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打造北方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接续第一批51名专业实训干部,去年10月9日,青岛市第二批153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再次“请令出征”,到今年1月29日,他们“满载而归”。112天中,聚焦现代服务业,突出“专业”二字,153名专业实训干部以“浦江观澜”为奋斗的号角,围绕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五大领域,对标先进找差距,检视自身补不足。通过沉浸式实训、全方位融入、内生式感悟,肩负使命“学”、融入场景“悟”、联系实际“创”,敲开了上海最好的企业的“门”,打开了个人思想解放的“窗”,全方位锤炼“三化一型”素质能力,跑出了全面对接上海的“第二棒”。

在上海,专业实训干部时常这样定位自己:是市委派驻上海“取经”的“实训队”,愿做青沪两地政企之间交流的“信使”,甘当青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铺路石”。经过百余天的学习锻炼,专业实训队在上海与青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越来越多的人员、信息、资源顺畅对接,推动上海和青岛越走越亲、越走越近。专业实训队也为上海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青岛的窗口,很多企业家从实训队员身上,看到了青岛干部的干劲与素质,看到了青岛“二次创业”的决心与行动。

浦江起新潮,涌动胶州湾。相信,随着赴上海专业实训工作的不断深入,青沪两地充满合作、共享、机遇的友谊的“种子”,也会不断生根、发芽,并成长为这座城市最积极、最活跃的“动能”。

党建引领——

激发队员活力,点燃实训激情

去年10月24日,刚刚有点秋天感觉的兴业路76号,法国梧桐还一片葱郁。这里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所在地,这一天,153名专业实训干部齐聚于此,开展以“燃烧激情、建功青岛”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段段纪实影像……本报驻沪记者在现场看到,站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发源之地,专业实训干部无一例外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通过近距离观察、感受、体悟一大的红色历史,回顾建党历程,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中解读建党初心、感悟奋斗精神、汲取前进力量,增强全体专业实训干部的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只是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坚持党建引领专业实训工作的一个缩影。

思想方法支配专业实训工作、行为模式。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支部坚持以党建统领实训工作,以“燃烧激情、建功青岛”为主题,以“三述”为抓手,注重抓思想、抓融合、抓管理、抓引导,不断丰富党建形式和载体,充分激发队员活力,点燃激情,引领专业实训走深、走实。

专业实训干部在中共一大会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支部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首位。思想上做全队的“主心骨”,每周召开支部例会,传达学习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决策实训队重要事项;行动上做全队的“领头雁”,做到在学习上“先学一步、深悟一层”,在实训工作和大型活动中冲在前、挑重担、作表率。同时,到实训单位给队员“站台”,充分阐释专业实训的目的意义,展示市委市政府“取经上海”的信心决心,讲好青岛故事,听取意见建议,争取实训单位支持。

为了让实训单位对自己、对青岛有全方位的了解,专业实训干部入职后,还开展起各种形式的“三述”活动,队员之间进行头脑风暴,并提炼“青岛打法”。如围绕金融各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资本金融领域调研课题的建议及分析等,专业实训干部褚衍坤进行“三述”,并表示紧抓在上海专业实训的机遇,进一步拓展与上海金融投资机构的对接交流,共同挖掘青岛产业场景中的投资机遇;围绕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专业实训干部邵京伟“三述”中提到,虹桥品汇精心打造的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6天+365天”的良性生态圈正在逐渐形成……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郝伟表示,对标上海先进经验做法,立足青岛和本单位实际,运用“三述”这个载体把问题述深、把思路述透、把办法述实,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用“三述”来检验专业实训成果,实现了“三述”与专业实训工作的双赢、能力素质与工作水平的双提升。

以党建统领实训,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还通过组织开展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推动专业实训工作更加多元化。除了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业实训干部参观了嘉兴南湖,深入社区党建平台,表达了“燃烧激情、建功青岛”的信念和决心。

同时,在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部分队员代表,还参观浦东开发陈列馆,并乘坐“四史”主题教育巴士,实地感受了浦东新区30年来开发建设历史。参观过程中,四名专业实训干部焦旭萍、郑栋、田八一、刘加勇接受了东方财经·浦东频道的采访。专业实训干部纷纷表示,通过重温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的“初心”,深切感受到了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所展现的“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起点”精神;通过实地参观、了解浦东30年的巨变,也深切感受到了上海“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下一步,将把在上海专业实训的所学,联系实际、融入场景,不断提高“三化一型”的素质和能力。

上海市青岛商会成立庆典。

到现场去——

提“金点子”、出“好主意”、搭“新平台”

去年10月14日,刚到单位报到第4天,专业实训干部贾强、姜岱尧、范京涛就被实训企业普洛斯带到位于苏州的普洛斯物流园。这是普洛斯为全球一知名运动品牌定制打造的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全新智能运营中心,当天举行奠基。之所以带专业实训干部到现场,为的是不仅在总部办公室,还要让专业实训干部在物流园建设的第一线,实地感受企业的战略布局及发展生态。

“到现场去”,这是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融入场景“学”的一个最重要特点。

“我们学习上海高质量发展背后的逻辑,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就在上海城市运行、企业运营的实践之中,文字材料只是极度抽象的概括,或者某个局部的浅显展示,许多细节、逻辑甚至在‘灰色地带’的边界摸索,只能设身处地去观察体会,许多上海的‘老师’不明说的经验,也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体悟。”专业实训干部肖健说。

专业实训干部李娟、李丽所在的实训单位是亿达未来。“从一栋楼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产业园区,再将城市、产业与人有机地进行融合,最后变成一座具有产业影响力的‘城’,再让这座‘城’拥有智慧的大脑,呈现出数字时代的综合竞争力,这是企业创业伊始的最初梦想。”从去亿达未来的第一天起,李娟、李丽便珍惜与企业合伙人们讨论交流、论坛分享、研磨项目的每时每刻,在每一次的争论碰撞中不但互补短板、提升了业务水平,而且还增进了友谊,厚实了纽带关系。

专业实训干部走进第三届进博会。

去年11月5日至10日,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大幕。在63家实训单位中,像益海嘉里、环世物流、月星集团、太平洋财险等,还提前开辟出“绿色通道”,将专业实训干部作为企业一员,带到进博会这个更加开放的空间,寻找多元学习的机会。

带着问题来上海,带着答案回青岛。除了在实训单位的日常学习之外,专业实训干部还组织起形式多样的参观考察活动,到建设项目现场、高科技企业、各类展会、行业协会商会等地调研走访,用心体悟上海企业发展、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解码“上海经验”。

如聚焦新兴赛道。“过去几年,每每提起上海互联网,随之而来的大多数是惋惜、担忧甚至是批评的声音:没有巨头、不够创新、错失良机等,但这次来到上海,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新经济发展的热潮扑面而来。”专业实训干部陆洋说,“拼多多、盒马、哔哩哔哩、无锋科技、优刻得、小红书、喜马拉雅等,上海拥抱互联网的姿态越来越主动。”

如聚焦制度供给。实训期间,通过与上海企业座谈交流,了解到上海以开放倒逼改革、以企业倒逼政府的大量生动案例,这也给青岛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范例。“盒马鲜生,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绿灯’,向其发出‘三证合一’食品经营许可证;2017年落户上海的星巴克烘焙工坊,是‘工厂+餐饮+零售’的全新组合,上海通过监管创新为其‘开绿灯’。”专业实训干部麻连超说,“上海发展的生动实践证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背后都需要改革创新突破来支撑保障。”

另外,上海“咬住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久久为功,也让专业实训干部感触颇深。“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相关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仍在坚持不懈。”专业实训干部张爱婷说,“越是国家急需、容易被人‘卡脖子’的领域,上海就越是迎难而上、坚忍不拔,比如深耕芯片自主研发,沉下心来啃最硬的骨头、攻克最难的问题。当中美贸易摩擦渐起,‘芯片之痛’成为举国焦点,人们骤然发现,能带领中国芯片行业破局的就是上海,全国大部分芯片龙头公司都集中于上海。”

112天沉浸式融入上海,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把不断为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金点子”、出“好主意”、搭“新平台”作为实训“准线”,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索长效机制,并形成制度成果。

专业实训干部崔锡杰(右)随实训单位远赴四川省凉山州深度贫困县——布拖县支教。

打开“泉眼”——

用平台思维让更多合作成果不断涌动而出

1月7日,由上海虹桥驶来的一架客机降落青岛流亭机场。客舱内是百余位上海企业家朋友,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参加第二天的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并到各区市进行项目考察。当天,青岛的气温-18℃,直逼历史极值!无论对于来自上海的参会嘉宾,还是负责会议接待、保障的实训队成员,均是很大的挑战。但企业家们一经落地,早已在机场守候的接待组成员就给他们带来了终生难忘的“温暖”。

“天气太冷了,接待人员等在机场,本身就很感动,但一坐上大巴车,我们每人立马拿到了一杯热乎乎的柠檬水,这瞬间温暖了众多在沪企业家的心。”刚当选上海市青岛商会会长不久,这次,分众传媒联合创始人陈鹏,又以青沪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身份出现在青岛。他说:“政府的服务以及培育企业成长的营商环境,这些软性的东西,恰恰能戳中创业者、投资者最柔软的内心。不仅仅我自己,上海众多企业也对投资青岛很有信心,这是一个能让人看到希望的城市,祝福家乡!”

不止在一个场合,一杯柠檬水的故事,是陈鹏反复点赞青岛的一个细节。随着专业实训工作的不断深入,青沪两地的手越握越紧,在众多上海人眼里,青岛人已不再是客人,上海企业家、商协会与青岛干部交流越来越密切。

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现场。

自去年10月9日至今年1月29日,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运用平台思维,践行“政府成就企业家、企业家成就城市”理念,先后组织参与了青岛城市推介会、青岛市与上海自贸区企业合作对接交流会、上海市青岛商会成立大会、青岛国际客厅上海推介会、青沪两地商会建设思享会、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大会等,“青”“申”相拥,情深意长的合作交流更加深入。

如去年10月25日在上海举办的青岛市推介会,聚焦金融、信息服务、科技创新等现代服务行业,市社会组织总会、市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共同为青岛与上海两地共享新机遇、共促新发展搭建合作桥梁。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青岛两地经贸交流合作,加强在上海市青岛籍企业的联系沟通,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的推动下,去年12月25日,上海市青岛商会正式揭牌成立。涵盖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跨境电商、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42家企业成为首批会员,标志着青沪两地交流合作有了一个新的平台。同时,在第二天举行的青沪两地商会建设思享会上,围绕商会治理结构、服务企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上海市浙江商会、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青岛市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青岛市温州商会、青岛市新经济企业家商会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对于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来说,最浓墨重彩的,莫过于青沪企业家联谊会的成功举办。

随着两批204名干部深入上海进行专业实训,这就像是一个桥梁与纽带,让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走进上海,越来越多的上海企业也走进青岛,在两地企业家交往过程中,共同学习的意愿愈发强烈。联谊会的成立,等于用平台思维打开了双方深化合作的“泉眼”,而成效则是换来了更多合作成果源源不断涌动而出。成立大会上,青沪两地共有31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服务等科技类项目,以及精品旅游、商贸等多个领域。

第二批153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全程组织参与了青沪企业家联谊会的筹备。从发起、推动,到正式落地,这个过程为专业实训干部上了生动一课。不仅要当好上海城市精神的“学员”、上海企业家了解青岛的“联络员”,还要当好上海企业在青项目的“服务员”,这样的角色定位在专业实训干部的内心愈发明晰。

淬炼成钢——

鼓起“建功青岛”的磅礴力量

“高站位、宽视野、深思考是科学决策的基础,而小切口、强专业、重实效则是实践行动的关键。”结束112天的上海实训,跟记者谈起这段时间的感受,专业实训干部崔锡杰这样认识他眼中的上海。他说:“上海谋划各项工作,从来都是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格局当中谋划,不论是争取建设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勇当‘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都是面对全球变局、勇担国家战略的宏阔定位。”而另一方面,崔锡杰还指出:“大格局既定,上海往往能选准小切口去落实,久久为功的务实精神,落子有声,这也给予自己今后的工作以启示。”

以现代服务业为窗口,片刻不停地汲取、消化、吸收、思考,体悟上海的开放、创新、包容,透视上海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逻辑,对于153名专业实训干部来说,112天的“淬炼”,从一个个鲜活的上海经验、上海场景中,寻找出上海城市发展背后的内在逻辑,沉下心来研机析理、赋能蓄力,让他们都有了沉甸甸的心得。

这些思想碰撞的“火花”“金点子”,是一篇篇记录自己心路成长的“申城札记”,是一篇篇为市委建言献策的调研专报,呈现在报端、喜马拉雅音频、“浦江观澜”微信公众号, 更内化于心、外塑于行,将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融入血液、化为自觉、成为习惯。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继开展“学深圳、赶深圳”之后,去年市委又组织开展赴上海专业实训,本质上都是对标先进,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这样青岛才能变得更好。本次专业实训中,记者接触到的很多上海企业家、商协会代表等,都不断为青岛市委的远见、魄力,以及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不懈探索的精神点赞。

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副秘书长、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田晓红感慨,“青岛实训干部的拼搏和斗志,是我们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生机勃勃。青岛是值得各个国家商协会去关注和对接的,也是长三角的企业和企业家应该重点关注的”;益海嘉里集团总经理牛余新表示,“争取成为青岛干部在上海专业实训的明星企业”;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深刻体会到了青岛营商环境的改变,甚至“主动请缨”青沪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毫不吝啬地点赞青岛邀请更多企业家成为“城市合伙人”的诚意,并表示将通过青沪企业家联谊会这个平台,积极牵线搭桥,推动上海、深圳与青岛三城企业家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郝伟说:“融入上海才能读懂上海,百余天的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上海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金矿。接续‘第一棒’,我们第二批专业实训队也只是挖开了个头,还有更多的精彩等待着后续者去挖掘开采。” 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蔡全记说:“‘南下’上海取真经,是为了‘北归’青岛来建功,我们将继续保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状态,打开思想解放的大门,扛起担当作为的重任,努力为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沪记者 胡相洋 文/图)

责任编辑:王凤一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