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3月3日
地点: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海拔3860米)
天气:14℃/-7℃ 晴
昨晚虽然开会到了11点半,写完当天日记已经12点了,但是因为一天开了三个会,大脑还有点兴奋,一时也没睡着,一直到1点多才睡。不过,头不疼,脑不晕,刚到日喀则的时候那种昏天黑地、头晕脑胀的情况已经基本不见了。半夜醒了一次,很快又睡了过去,早上一觉醒来,八点整。在床上试着调整了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件,发现没啥大问题了。发了昨天的日记,才在评论里知道了援藏“三不知道”——不知道吃饱了没、不知道睡着了没、不知道说过了没。真是太贴切了!
青岛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组欢迎市立医院的延荣强和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王建亮(右四)两个新成员。
以昨晚和今早的身体感受,我觉得已经取得了对抗“高反”的决定性胜利,起床后除了嘴鼻发干,其他也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了。吃早饭的时候我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刘存东领队说那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但是也不能大意,还是要多注意,让所有活动慢起来的原则还是要坚持的,至少要过半个月到一个月,身体才能完全适应高原的环境。
青岛援藏公寓门口的马路。
对抗高原反应,我现在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就像年前援藏组开视频会的时候说的那样,放松心态,越紧张越容易高原反应。让自己尽量高兴起来,愉悦的心情总能让身体也轻快起来,总比整天惦记着、忧虑着“高反”强得多。我们这里每天都在发生很多让人高兴的事情,很多细节让我觉得这就是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一样。
青岛援藏公寓门口的马路。
我们刚到的时候,领队、副领队就重申了工作组的规矩。首先就是要按点吃饭,生活有规律。每天早上9点吃饭,出门的时候就互相叫一叫,吃完饭就一起去上班。尤其是我和延荣强两位“新人”,刘存东领队专门提醒我们一周之内不准洗澡。虽然我现在都觉得自己快“馊了”,也不敢洗澡,只能勤换洗衣服了。此外,所有成员在洗澡之前一定要在群里先说一声,大家都互相盯一盯。之前张禹校长就跟我说过一个他身上出现的险情:去年有一次他实在太累了,就想洗个澡放松一下,结果洗完澡出门就晕倒了。好在摔在地上后他还有一点意识,摸到手机给当时的医疗队员——青岛市中心医院的徐涛医生打了个电话。大冷天的,徐医生外套都没穿,只穿着内衣直接跑到张校长门口,幸好大家都知道他习惯把钥匙放在某个隐蔽的位置,徐医生摸到钥匙开门,这才化险为夷。
很多人都知道,援藏是个苦差事,在高寒、缺氧、干燥的高海拔地带工作,除了要忍受难以忍受的身体痛苦之外,还要能熬住寂寞、孤独。晚上跟家人视频的时候,妻子偷偷告诉我,儿子在幼儿园上着课突然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然后老师把他带出教室问他怎么了?儿子告诉老师:“我想爸爸了……”儿子今年夏天才上小学,平时也跟妻子更亲一点,我原本以为他不会在意,没想到才不到三天,他就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在远离家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排解、自我调整。援藏工作组是个大家庭,大家都互相提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感情,那真是“杠杠滴”!(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建亮)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