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翻建农村老宅,胶州这位退役军人自费建起红色文化馆

2021-05-17 16:35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7日讯  “这个是野战便携手摇电话机……”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小西庄村的一座红色文化馆里,老兵马玉宝正如数家珍般向参观者介绍着展品。

2014年,原本有着稳定工作的马玉宝离开岗位。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旅游?喝茶?经营?马玉宝坦言,一开始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2016年,马玉宝决定把父母留下来的农村老宅腾出来进行翻建,开辟成为一座红色文化馆。

关爱老兵口述历史志愿行动

“我的母亲是一名烈属,25岁时,丈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改嫁我父亲后,母亲一直身体力行地教我爱党、爱国、爱军队。1981年,我考上青岛师专,毕业后本应该当老师,但我坚持选择了参军。”谈起办红色文化馆的初衷,马玉宝说。“我上过前线,对党、国家和军队一直有着独特的情怀,也更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应该让年轻人了解历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从一个仅展示个人收藏的小展馆开始,马玉宝不断充实着这座红色文化馆。战友和朋友听说后,也纷纷把自己收藏的红色老物件拿出来,支持他创办展馆。同时,马玉宝还奔赴全国各地搜集革命文物,如今,这座占地4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馆里,陈列展示着1000多件革命老物件。这些年来,他已在展品和布景中投入了25万余元。

“我们村离机场近,老马家的房子又是新翻建的,如果对外出租每年会有不少收入。但他有钱不赚,反而自掏腰包办展馆,大家都很佩服他。”小西庄村村民吴敬科说,村民们有空就会来这里看看,尤其是中小学生很感兴趣。

今年,红色文化馆已经先后免费接待了3000余人参观。说起今后的打算,马玉宝说:“展馆目前已成为胶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下来将进一步充实展品,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把当地红色文化传播得更广。”

小学生到烈士纪念馆瞻仰参观

退役军人自费建设红色文化馆、传承红色基因,正是近年来胶州市积极宣传贯彻《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红色文化保护渠道的一个生动缩影。除马玉宝自费建设的红色文化馆,李哥庄镇委党校、胶北街道玉皇庙村、胶东街道大店村也各自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红色纪念馆,并以此作为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1992年以来,胶州市先后四次改造提升烈士褒扬纪念设施。2015年,胶州市将烈士陵园改造项目列为政府实事,投入2300余万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建纪念馆、铺装纪念广场及移建纪念碑、铺装下沉瞻仰广场、新建烈士英名墙、开展园区绿化等。2019年以来,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胶州市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参观接待流程、园区管理制度、讲解员培训制度、烈士遗物文物征集及烈士档案管理制度、烈士遗骸接收安葬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等等,红色文化保护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保护质量。

胶州烈士纪念馆、纪念碑

近年来,胶州市还先后与胶州市星火义工队、胶州市心彼岸心理咨询讲师团、胶州市紫薇艺术学校、胶州市“慈善爱无疆公益”等组织机构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关爱抗战老兵和“口述历史”志愿行动,抢救性挖掘红色历史,不断丰富红色文化素材,增强全市保护红色文化的意识;组建集英烈事迹讲解、红色文化宣扬、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专门团队“红色脉动讲解团”,专门开设“红船书屋”,购进革命历史书籍,供青少年学习和调研;向全社会发布《红色胶州》《丰碑》等红色宣教视频供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通过新媒体瞻仰英烈事迹,学习英烈精神,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社会各界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蔺君妍)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