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创建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李村河流域治理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新样本

2021-10-28 15:5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8日讯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就青岛市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情况进行发布。近年来,我市以李村河流域为试点全力推进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在前期治理基础上,2018年青岛市以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14项体制机制、实施李村河污水厂四期扩建及提标工程、李村河流域雨污分流工程排水管网改造、李村河河道补(蓄)水及防洪调蓄等六大类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李村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市水务管理局副局级领导周卫东介绍,李村河是流经青岛市区最长、支流最多的河流,流域总面积约143平方公里,是青岛市重点治理的城市河道之一。我市始终把李村河治理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为巩固李村河流域治理成效,保障“常治长净、长制久清”,坚持高位统筹推动,强化流域系统治理,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顶格协调推进,强化流域系统治理

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李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任务。理清治理思路,按照“源头治污、系统治水、生态治河”的理念,为李村河综合治理开对“药方”,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综合体系构建,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共治,形成跨区域联动的水环境治理“一盘棋”工作格局。

在李村河综合治理过程中,按照“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的思路,加强对排水系统的排查建设。一是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李村河流域污水处理设施总规模为34.6万吨/日,形成了“上-中-下”的三级空间布局。二是组织排口溯源整治。近年来李村河完成排水口调查286处,源头信息调查4598宗,“一口一档”并定期更新。开展重点排水口清污分流示范工程,三是畅通排水管网。2019年以来,对李村河流域现状公用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运用闭路电视技术检测447.803公里,采取电子潜望镜技术检测286公里,发现问题3万余处,全面细致摸排污染源头,畅通了管网的“毛细血管”。四是取消临时截污措施。对李村河流域临时截污设施进行分区溯源,建设完善区域排污管网,实现污水纳入污水管道,拆除临时截污设施。推进点源治理和雨污分流改造,对李村河沿线社区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加强污染点源治理,已取消临时截污措施89处。

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探索生态治河路径

在河道生态修复方面,李村河转变了依靠工程治水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生态治河路径。

一是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国家试点区基础上,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李村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区55.64平方公里。创建了全市统一共享的海绵城市和排水监测管控平台建设的示范,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动态跟踪。

二是开展河道生态补水。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调引李村河下游污水处理厂的合格出水回补上游河道,实现再生水的“生态耦联、梯级利用”,打造北方海滨丘陵型缺水城市水生态建设示范。目前实现李村河下游、张村河上游再生水稳定补水达到24.6万立方米/日,保障河道生态基流。为提升李村河中游滨水品质,重点打造李村河中游生态补水示范工程,为李村河中游、张村河中游提供5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补水,并推进李村河下游北岸水质净化厂新建工程(5万吨/日)及张村河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三是实施李村河清淤工程。截至目前,市北区累计清淤2.41万立方米,李沧区累计清淤5.58万立方米。

治理经验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青岛以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为主,逐步完善全市水环境治理机制。在河长制落实、排水和排污许可管理等方面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制度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厂-网-河”一体化运营保障等体制机制,使黑臭水体治理有规可依。

一是深入落实河长制。在全市建立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河湖长履职尽责,推动我市河长从“有名”向“有实”不断走深走实。

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李村河及全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纳入《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实施细则》,每年年底对各区(市)、市直部门开展绩效考核,2020年首次邀请行业专家通过听取工作汇报、资料审查、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考核。

三是开展河道动态巡查。推广李村河治理经验,建立《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巡查预警与动态治理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区(市)主体责任。2020年至今,全市已下发河道督办函36份,全部完成整改。

四是推动“厂-网-河”一体化。以李村河流域为试点,建立“厂网河”运营长效管理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探索创新治理举措。多次聘请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把脉,对李村河流域治理工作进行剖析,并开展了李村河流域“厂-网-河”一体化、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模型等3项课题研究。

通过做好源头治污、系统治水和生态治河等工作,李村河流域治理效果初显,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北方大型缺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经验模式。今年8月,被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成效。

在社会效益方面,李村河沿河建设亲水平台、健康绿道系统、健身场所,李村河绿道成功入选第一批“山东省最美绿道”,成为青岛市民全家亲子游玩、娱乐健身、亲近自然的好去处,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为建设宜居幸福青岛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生态效益方面,李村河治理后达到了“还市民以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李村河”和城市乐活水岸的整治效果,流域内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绿地、公园,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河道水质稳定、水生植物丰富、水生动物活跃,有10多种珍稀鸟类再次返回栖居在李村河,基本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

在经济效益方面,李村河流域治理后带动周边产业结构升级,沿河一批高品质住宅小区、商业项目依河而兴。李村河已成为青岛市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商务产业带,实现了城市发展和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同频共振。

下一步,将这样做

一条河折射一座城,经过李村河流域水环境系统化治理,李村河已成为岛城的一张亮丽名片。水环境治理是一个动态、持久的过程,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社会活动频繁,李村河流域及全市河湖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依然不容松懈。

巩固治理成效。以河长制为统领,以李村河流域系统治水为典范,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具体督导抓好李村河流域治水措施的扎实落地,不断提升李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层次和实效。

加强河道巡查。进一步督导李村河流域各区落实管护机制,加强河道巡查,建立专门的河道巡查、整改工作台账,推进水环境治理从工程建设转向运维管理,做好“三个到位”:日常管护人员到位、养护经费调拨到位、部门职责落实到位。

推广示范经验。今年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的收官之年,李村河流域治理工作是示范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将对照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项目施工管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总结治理经验,为全市其他河道水环境治理提供先进建设样本。

打好攻坚任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现省委省政府关于黑臭水体及雨污混流“清零”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我市现状及相关“十四五”规划,制定2022年-2024年三年行动计划,消除水体黑臭现象,进一步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

鼓励群众参与。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和保护监督,市区两级黑臭水体治理主管部门均向社会主动公开了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充实完善“一河一策”方案。

“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巩固深化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治水目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文/图)

责任编辑:岳文燕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