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再迎利好:入选“中方案例”,将打造中欧开放合作示范城市

2021-11-20 17:06 青报观象山  

中欧交流合作,青岛又一次走到了前排。

11月18日-19日,2021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举行,近万名中外企业家、专家学者以“屏对屏”的方式,以探寻“新趋势 新路径 新动能”的共同期待,校调时钟进入激荡脑力的“青岛时间”。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论坛开幕的两天前,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名单》,确定将北京市等22个城市(新区、开发区)列为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青岛入选。

所选案例地区将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与欧方案例地区开展结对合作,深化落实中欧区域政策对话合作机制,积极促进相互交流,扩大互利共赢空间,不断推动中欧务实合作取得新进展。

青岛历来是中欧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受益者。目前,青岛已与欧洲19个国家的27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欧洲企业累计在青投资项目1550个。

面向未来,青岛要做好对外开放文章,必须进一步深耕欧洲。近日出台的《青岛市“十四五”高水平对外开放规划》对推进对欧经贸合作作出安排部署。

此番入选《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名单》,为青岛扩大与欧洲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

1、“案例”示范引领

中国与欧盟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

去年,中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欧盟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586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万亿元)。其中,欧盟对华出口额为2025亿欧元。

今年前三季度,中欧的贸易增长更加强劲,贸易额已接近6000亿美元,增长了30%以上。同时,中欧双方的相互投资也在增长,体现了中欧经贸关系的韧性。

但同时,中欧经贸往来也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通过对话交流,双方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区域政策合作的重要目标,共同探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措施。双方围绕区域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联合研究,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区域政策制订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决策参考。

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欧盟委员会建立了区域政策合作机制。双方已轮流举行12次高层对话会和14次政策研讨会,先后开展了两轮共支持40个案例地区开展结对合作,有效促进了中欧经贸畅通、产业协作、文化互通和人员交流。

此次发布的为第三轮中方案例地区。总体上看,本轮中方案例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较高的区域开放水平,与欧合作基础扎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符合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对所在区域开展对欧合作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中方案例地区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具有鲜明的对欧合作特色领域。比如,杭州依托跨境电商先发优势,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支付机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推动中欧跨境电商合作。呼和浩特依托乳业特色产业优势,与欧洲知名院校、企业合作,创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中国乳业向国际领先地位、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成都、武汉、西安等地依托中欧班列优势,开通相应客运航线,创新“枢纽对枢纽”的“欧洲通”模式。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第三轮中欧案例地区合作,有利于深化拓展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扩大中欧双方互利共赢合作空间。下一步要完善合作机制、互鉴经验做法、加强产业协作,推动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迈上新台阶。

2、青岛何以入列

青岛与欧洲颇具渊源。早在上世纪初,就有多个欧洲国家在青岛设立领事馆;漫步在青岛街头,独具欧洲风格的建筑让青岛称得起“东方瑞士”的美誉。

如今,青岛是中国与欧盟交流合作最频繁、最密切的城市之一。青岛与欧洲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人文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青岛已与欧洲19个国家的27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欧洲企业累计在青投资项目1550个。64个欧洲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在青岛落户,青岛对欧投资项目200余个、协议投资额21.2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对欧盟进出口741亿元,增长21.8%。

在欧洲,又数德国与青岛的渊源最深,经贸往来最为密切。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生产技术和设备,造就了后来驰名中外的海尔集团。中德两国政府建设的首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青岛中德生态园,更是被誉为“中德两国政府间生态领域灯塔式项目,是中德双边合作园区的典范”。

目前,德国是青岛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地。截至今年9月底,德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401个,实际使用外资26.5亿美元,大众汽车、空客直升机等一批德资合作项目先后在青岛建成投产。

疫情发生以来,青岛承担了中德“快捷通道”任务,架起了中德友谊“空中桥梁”。德国工商大会全球执行总裁马丁·万斯雷本在10月28日举行的“2021对话山东——德国·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上表示,“青岛已成为德国人的第二故乡”。

近年来,青岛与欧洲的经贸往来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合作载体和平台,已建成中德生态园、中德国际客厅、中英创新产业园、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等多个合作园区,在英国、德国设立两个工商中心。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等中欧交流合作平台成效显著。

其中,青岛中德国际客厅开门纳客两年来,不断丰富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展示形式,集聚对德合作资源,提升“国际客厅”运营活力、专业程度,交流、洽谈、合作的平台作用愈发凸显,日渐成为全市中德国际交流合作的主阵地。

刚刚闭幕的2021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得到欧洲企业家的广泛赞誉。论坛上,中外企业家联合会金融专委会揭牌成立,8个合作项目进行线上集中签约,青岛中欧创新产业投资基金(人民币二期)、青岛中欧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外币)启动。

可见,无论是基于历史渊源,还是现实往来,青岛与欧洲经贸合作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入列“中欧区域政策案例地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3、聚焦“三条主线”,打造示范城市

集装箱货物进入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海关监管通道。陈星华 摄

怎么干?经过多年发展,前两轮中方案例地区已成为我国深化与欧盟合作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在开展务实合作方面取得诸多成果。

于青岛而言,一些好的机制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平台可以利用,同时还要不断通过搭通道、建平台、引产业、促交流、优机制等方式,巩固拓展对欧合作基础,持续深化中欧经贸合作。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表示,下步,青岛将聚焦经贸、产业、人文“三条合作主线”,通过搭通道、建平台、引产业、促交流、优机制等方式,巩固拓展对欧合作基础,推动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中欧开放合作示范城市。

梳理前两轮案例城市可以发现,它们均在“搭通道”上下了不少功夫。

据国铁集团官网消息,今年1月至10月,中欧班列开行12605列、运送货物121.6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6%、33%;开行列数和运量均超2020年全年总量,实现了班列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双增长。

中欧班列这个“钢铁驼队”已经成为连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链接”中欧班列,就意味着拉近了与欧洲的距离,搭上了中欧合作的快车。

郑州积极发挥区位+枢纽+开放优势,着力建设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目前,郑州机场开通航线245条,客货运量连续四年中部双第一;中欧班列(郑州)通达世界130多个城市,获批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重庆着力促进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开行的中欧班列(渝新欧)是国内最先开行的中欧班列之一,现已通往德国杜伊斯堡、波兰华沙、意大利米兰等欧洲17个国家38个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共开行1916列,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相比较而言,青岛中欧班列规模还不够大。今年前10个月,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开行中欧班列455列,同比增长42.6%,国际班列集装箱到发3.7万标箱,同比增长72.2%。

增长势头不错,但规模还不够大。青岛要密切与欧洲的联系,进而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还要在中欧班列上做文章,畅通这条大通道。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合作是增强双方黏性的有效手段,也是中欧合作的核心内容。青岛与欧洲禀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互补性很强。青岛应当立足自身实际,围绕汽车、新能源、海运航运、金融服务等产业链,加强对欧洲重点国别的合作。

尤其是要发挥好对德合作潜力优势,聚焦先进制造、国际贸易、大健康等领域,实现对德经贸合作新突破。落实中英地方经贸合作机制,促进数码创新、制造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合作。支持对欧优势产业跨国并购,围绕市场、资源、技术、品牌等要素开展国际合作。

当前,国际形势出现新变化,中欧关系面临新情况新形势,尤其是在疫情阴霾仍未驱散,线下经贸往来极大受限的不利形势下,应该开动脑筋,创新合作方式。

国家发改委给出的建议是: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广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工作,探索创建中欧中小企业线上俱乐部,聘请欧方招商大使,引进欧盟国家驻地机构,建立驻欧友好交流联络站、海外人才工作站等。

青岛与欧洲渊源很深,合作基础良好,前景广阔,此番有了国家层面的赋能,将迎来新一轮窗口机遇期。只要善于发挥比较优势,善于捕捉机遇,青岛一定可以在对欧经贸往来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城市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

作者 | 观象君   编辑 | 长亭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