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12月1日特1版
用改革的“冲击钻”破瓶颈,用创新的“动力源”谋发展,实施“七大提升工程、八大突破行动”等15项攻坚任务
市南:打造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样板区
近年来,市南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改革作为推进市南再次创业、重铸辉煌的关键一招,紧紧围绕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难点强力攻坚,用改革的“冲击钻”破瓶颈,用创新的“动力源”谋发展,全面实施“七大提升工程、八大突破行动”等15项攻坚任务,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历史城区加速焕新,城区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奋力突破的态势已经形成。市南区先后获评中国医疗服务百佳、中国青年乐业百佳、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正在坚定向着打造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样板区目标阔步前进。
聚焦堵点 破解难点
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南区直面发展的瓶颈制约,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办法强力突破,全方位对标发展阶段相似的上海黄浦区,全面分析市南区的既有优势和短板弱项,优化思路、转换打法,瞄准攻坚“焦点”、找准攻坚“穴位”,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双招双引”等各项任务落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市南区前海一线。
聚力项目攻坚突破。聚焦全市“项目落地年”部署,跳出市南审视市南,从地下、地上、空中、西部老城区等多方发力,建立重点项目调度、推进、督办机制,将42个挂图作战项目逐一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责任状,职责分解到“人”、时间精确到“日”,实行“五个一”调度,对进度不达标、时间滞后的项目,给予“黄牌”“红牌”通报,总投资1436亿元的177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海天中心、华润大厦等高端楼宇建成投用,为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总部入驻提供了一流载体。
提升“双招双引”效能。实施双招双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市南区促进“双招双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组建专业招商促进中心,将散落的招商力量整合起来,同时充实专业招商力量,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3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中石化经纬、思路迪医药等16家区域性总部(机构)成功落地,新注册亿元以上项目112个,注册资本422.44亿元、增长7.68%;重点招引项目注册率80%,实际利用内资118.84亿元、增长214.23%;实际到账外资3.41亿美元、增长1266.93%,均创历史新高。
激发楼宇经济活力。坚持党建引领楼宇经济发展,组建以楼长、党建工作指导员等为主体的“一长六员”服务团队,成立“楼宇党建服务联盟”,设立“企业服务专员”110余名,完善全覆盖企业包联服务、全闭环企业诉求办理、全方位政策制定落实等工作机制,累计收集楼宇发展需求清单4000余条、意见建议清单700余条,有效解决英德隆大厦和保时捷大厦就餐难等问题。创新楼宇经济发展的思路举措,编制市南区楼宇发展规划,建立商务楼宇标准评价体系,出台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楼宇经济“强基行动”等多项政策方案,推出三项免申即享清单,打造楼宇经济数字化平台,对楼宇升级改造、聚拢税源等精准扶持,今年上半年扶持21家楼宇614万元,年内税收过亿元楼宇将达到25座以上。在今年9月中国楼宇经济北京论坛上,市南区入选全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范例。
打造消费城市核心。锚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这一目标,扎实推进浮山湾高端商圈突破提升行动,推动高端消费加快聚集。海天中心MALL、万象城二期陆续开业,新增高端商业5.2万平方米,云上艺术中心、城市观光厅、云端钻石CLUB等高端商业项目汇聚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华为全球旗舰店、三叶草FDD城市旗舰店等一批全国首店加速聚集,全区一年新增时尚首店84家、累计达到227家,其中全国首店14家、山东首店105家。“一店一策”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银座商城转变成为综合性消费体验中心、永旺东部店转变成为时尚生活体验中心、麦凯乐转变成为精品消费体验中心。发展夜间经济,贰麻酒馆、山东路5号年轻力中心等新业态,集聚City Moves音乐现场、裂街等夜间体验项目,与万象城、奥斯卡酒吧等相呼应,形成夜生活集聚区,市南区日益成为面向半岛、辐射全省的高端消费最集中区域。
文化引路 项目带动
打造老城区保护更新样板
青岛湾广场三栋建筑拆除完毕,中山路两侧外立面修缮加快实施,宁阳路片区“银鱼巷”开业即成新“流量”,潍县路19号保护修缮开工,青版“文和友”—广德里1898呼之欲出……市南区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文化先行、产业升级,突出产城融合、强化文脉延续,把历史文化保护、业态重塑、环境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实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突破行动,全力以赴推进中山路保护更新这一百年历史工程,推动老城区热起来、活起来、火起来,一幅时尚美丽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按下“快进键”,老城区成为发展新热土。抢抓中山路保护更新上升为百年历史性工程重大机遇,市南区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百年工程要求,编制历史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规划等区域规划,对中山路区域进行全方位主题策划,充分征求文史专家、居民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确保历史城区规划布局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既有“国际范”又舒适、方便、宜居。坚持市区一体、顶格推进,“一广场、两路、三片区、六个街区里院”加快实施,9个月内完成济南路拓宽改造,拆除青岛湾广场三栋建筑,中山路两侧42处外立面修缮加快推进,宁阳路片区街区改造和5个里院修缮完成,黄岛路片区11个里院修缮和7条道路提升加快实施,潍县路19号、中山路72-74号青岛商会旧址等修缮启动,老街里院“展新颜”。
激活“老记忆”,老建筑成为城市新名片。启动历史城区文化赋能工程,制定“西部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征编工作规划(2021-2023)”等方案,从学术研究、资料征集、成果转化和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全面收集挖掘、整理研究老城区红色传统、历史传承、著名人物、经典传说资料和作品,完成中山路26栋历史建筑的资料挖掘,发布《光影中山路》图片文献集。全面梳理历史城区建筑、里院、街区的来源、沿革、地情和传统文化资源,寻找城市记忆,建立“文化名人在青岛”资料数据库,在后期的改造中以适合方式情景再现,让乡愁在街区弥漫。以绣花功夫实施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保持城市个性,对257处优秀历史建筑、7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逐个分析,采取置换、征收、与产权单位合作等方式推进,已累计保护利用优秀建筑107处,建成文博场馆40余处,其中注册备案博物馆18家,打造非遗传承基地10余处,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通过阅读建筑了解城市、爱上城市。
引来“新势力”,老街区成为时尚新流量。积极探索城市更新、城市文化、城市商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出台中山路主街业态引导办法,围绕“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一街一特色精心谋划历史街区产业布局。采取“新组织+新设计+新媒体”的机制,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意街区、品牌街区、时尚街区,成为“最青岛、最时尚”的岛城文化新地标。完成中山路139号等16个里院及主街商业体招商项目设计,宁阳路片区“上街里·银鱼巷”等6月底开街即成网红“打卡地”,南枝小馆、香椿面馆、幻光之城沉浸馆等成为新崛起的网红流量项目。
打好“文化牌”,焕动老城的“诗和远方”。加快实施八大关高端文化集聚突破行动,推进“八大关万国建筑文化博览汇”项目,重点布局高端演艺、时尚婚恋、水彩艺术等业态,策划中国(青岛)国际水彩艺术季、法国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依托老建筑打造遇见米兰、莫奈花园、郭沫若书房等主题项目,“海角七号”“伊美萝薇”获评山东省首批高星级旅游民宿。大力发展音乐演艺产业,中央音乐学院(青岛)音乐中心、国际(青岛)打击乐演艺中心建成开馆,推出法国文化艺术节、施坦威国际艺术节等高端活动10余场,举办“琴岛音乐之声”音乐会等演出20余场。把创意时尚与历史文化巧妙嫁接,通过文化IP策划、艺术营造和创意视觉包装,形成城市现象级文创、文博“网红地标”,举办“海岸市集”“银鱼巷夏日市集”“尚街里艺术营造节”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市集”遇上“海岸”,让旋律唤醒老城,让文化点亮生活、点亮市南。
激发活力 增强动力
科技赋能打造区域发展引擎
去年12月10日,国内最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多边合作平台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揭牌。今年6月17日,全省首个以“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孵化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为特色的海洋科技孵化器亮相;7月18日,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开园;8月12日,发布首批58家新物种企业榜单、80%为科技企业。近年来,市南区充分发挥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多途径促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努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政府用力持续增强创新力量。坚持把创新摆在转型发展的核心位置,开展科技引领创新发展、数字赋能千行百业突破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首批入库企业近200家;实施新物种企业“1532”梯度培育计划,全区菁鹰企业、瞪羚(培育)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和上市(培育)企业58家、累计拥有知识产权 2643 件,2家企业入围2021年度省“瞪羚”企业。组建145家驻区科研院所和企业组成的产学研创新联盟,聘请6名院士、27名专家学者建立联盟智库,强化成员单位产业组织、企业服务、品牌推广等功能,鼓励院所和企业靶向开展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先导性技术攻关,新增省市级以上海洋科技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8项。
市场借力多方汇聚创新资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与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签订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议,推进万灵盘古等20余个项目落地,收集国内外技术成果3200项、技术需求500余项,推进BC数字孪生等技术转移80余项。引进国内首个科学仪器产业园,围绕高端仪器仪表、先进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和“尖端产品”,AMB陶瓷芯片等8个项目落地;青岛认知人工智能研究院集结一批国内心理学、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推进了自闭症筛查与辅助诊断等技术成果应用转化。全面落实省“1+30+N”创新体系建设意见,建成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海洋科技孵化器,水下物联网通讯装备等13个高成长项目和青岛金融研究院等7家合作机构入驻。
资本助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发挥资本助推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设立“海洋科技孵化器专项投资基金”、服务科学仪器产业研发和成果转化基金,重点支持原始创新、海洋成果转化和高端海洋科技产业化项目培育,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推动11个“实验室项目”加快进入市场,松立控股成为科创母基金目前在青岛唯一一个直投项目。按照梯次培育、滚动发展、精准扶持原则,推动12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上半年2家企业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2家企业进入拟上市程序。用好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常态化开展金政企对接活动,支持驻区科研院所采用专利作价入股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深度融合。
机制添力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创新从项目研发到成果转化等全过程工作机制,促进成果加快转化。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协同,构建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直达机制,美迪康与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合作,将优质的医疗资源赋能县域医院;杰瑞工控与西南交大青岛研究院在轨道交通领域深耕,洛克环保与青岛理工大学合作高效沉淀技术,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应用项目近70项。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出台“1+N+2”人才政策,对顶尖人才、国家级人才、省级人才,分别给予最高800万、400万、100万的综合补助;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连续三年按照上年度用人单位给付计缴所得税年度薪酬总额的30%给予补助、上不封顶,上半年引进高技能人才746人。鼓励科技企业给予科研人员股权和收益激励,把研发成果与个人利益直接挂起钩来,用市场的手段激励创新和研发热情。
市区一体 协同融合
打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市南区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目标,用好市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流程再造,以改革创新持续优化企业服务,让企业感到舒服、让企业家感到舒心成为常态。
协同服务让企业办事更方便。经市政府协调,将市南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纳入青岛市民中心合署办公,构建起市区两级整体联动、协同一体的政务服务综合体。运用智能政务、创新服务的理念,辅以智能科技产品实现资源共享,办事更便捷。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多个部门的350项政务服务事项一并入驻市民中心,企业、群众可以在市民中心享受包括中央和省级驻青、市本级以及市南区59个部门的2300余项“一门”“一站”政务服务,实现常住人口信息、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108类证照信息的在线共享核验,真正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优化办事流程,精准实施流程再造,组建“暖南”审批服务团队,推行“首席审批师”,累计共推出“一事全办”可办服务主题173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不见面”审批和“一次办好”,73项行政许可事项由5个工作日缩短到15分钟;设置“异地通办专区”特色专区,99个事项的全省通办、19个事项的跨省通办,证照 “立等可取”。
力行法治让营商环境更公平。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办事不求人”、处处享礼遇成为常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包容审慎监管,优化执法手段,落实“不罚”“轻罚”事项清单,推广市场监管“网格+监管”“教育+帮扶”等典型执法实践,打通物价执法、医疗纠纷、消费预付卡纠纷等执法堵点。全面推进惠企法律服务,深入推进“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工作,全市率先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立惠企为民法律服务窗口,在全省首设律师调解中心,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市南区拥有注册商标数量3.6万件,居全市第一,中国驰名商标13件,有效发明专利近5000件。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着力打击假冒、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畅通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环节,全流程网上留痕、可溯可查,建立“一标双评价”制度,实现市区两级通行的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CA认证、统一信用考评的“八统一”。
降低成本让企业发展更强劲。发挥好新成立的区企业服务中心枢纽作用,健全完善“全覆盖企业包联服务、全闭环企业诉求办理、全方位政策落实”“三全”机制,组建企业服务中心、招商投资发展中心,出台《市南区惠企服务12条》等直达企业、直抵人心的政务服务和创新政策,发放“亲商卡”,常态化为企业纾困解忧,上半年为500余家(次)企业和个人“不见面刚性兑付”奖励资金2.6亿元,同时为企业家提供发展、培训、生活、子女入学等全方位的精准服务。市南区9.66万户市场主体中企业5.84万户,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数量占比在全市最优。
提升品质让城市更宜居宜业。牢牢扛起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主战场”职责,坚持“全域景区、城市客厅”理念,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实施“一把扫帚扫到底”,加快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农贸市场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断头路等短板问题,健全完善公共设施,精心打造一批社区公园、城市景观、精品楼院,实现主城区“颜值”和“品质”双提升,让城市更加方便、温馨、宜业、宜居。
以体育智 以体育心
“两育”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市南区全面落实中央体教融合改革部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5%以上。今年7月,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同志现场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省教育厅在全省推广。
强化供给,以强有力的综合保障打基础、筑根基。市南区超前谋划,高位推进,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制度、资源、师资供给力度,夯实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基石。强化制度供给,成立校园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体教融合工作联席会机制,出台《市南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实施方案》《市南区中小学体育竞赛奖励办法》,将学校体育纳入考核,与创先评优挂钩,构建起责任共担、资源共享、教师共培、特色共创和赛事共办的管理运行机制。强化资源供给,五年累计新建重建中小学校7所,增加运动场地3万多平方米;近三年来累积投入3000多万元发展校园体育。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合作办赛等形式,完善社会体育场地设施,满足青少年运动个性需求。强化师资供给,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选育,补齐师资短板,五年累计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专业体育教师200余名。开展“研修协同”体验式培训,引入体育俱乐部等校外团体,邀请专业教练员开展巡回辅导,设立“名将工作室”,每年培训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近千人次。
完善机制,以全覆盖的体育教学壮体魄、塑人格。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开足体育课程,丰富体育内容,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完善梯次教学机制,坚决杜绝“作业量挤压运动量”,将“一天一节体育课”、“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学校教育刚性要求,构建体育“技能链条”,推进“2+1+2”课时安排模式,技能链条每年普及学生达4万余人次,各学校因地制宜自创大课间技能项目近100个和特色社团近300个,为4.5万名中小学生设计“康乐健身”体育家庭作业,全区学生六项体育技能达标率达到90%以上。完善定期评价机制,创建市南区“学生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一校一案”和“一生一策”强化体育教育成效分析。将6月设为校园体育质量监测月,重点监测“小胖墩”“小眼镜”增减情况,并有针对性开展训练,5年累计监测学生10万余人次,2021年全区中小学生肥胖率、近视率分别下降2.35%和1.04%,体质健康合格率由2015年的90.3%提高到2020年的96.1%。完善全域发展机制,坚持“开放办体育”“融合办体育”,建立“体育课程资源库”,推进“体育课程、体育社团、业余训练、体育竞赛”四位一体,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生生有技能、人人能参赛、个个乐运动”良好局面,全区拥有38所国家级、28所省级和50所市级体育特色学校,体育教育成为市南教育一张亮丽名片。
赛训融合,以多层次的体育竞技强体质、炼意志。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加快建设集“教学、训练、竞赛”于一体的竞技体育体系,组建各类校园体育竞技队伍300余支,系统训练学生5000余人,先后输送体育后备人才至国家队10人、省队62人、市队近300人。将“关口”前移到学龄前儿童,持续开展以低年级学生为重点的年度后备人才周期性选拔,形成入校选拔、专项测试、精准试训、规范集训的培养链条。实施“班、级、校、区、社”联动,构建起贯穿全年,覆盖9个学段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推动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精品化,今年已累计实施20个学生体育竞赛项目、126个比赛日,543支代表队、1.3万余名运动员参与。组建涵盖15个项目的年级、班级、学校和区级集训队,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高涨,“真情泳动”“悦海扬帆”“冰纷飞扬”等运动品牌深入人心,宁夏路小学被评为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莱芜一路小学花样跳绳社团荣获世界金牌,118个孩子登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向全国展示青岛学生体育运动的成效和风采。
青岛日报2021年12月1日特2版
顺势乘势聚势 先行先试先改
市北:打造RCEP经贸合作创新实践样板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以来,市北区切实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面向日韩、东盟等国家(地区)规划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打造了由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重要支撑,为RCEP落地生效提供实证案例和先行先试样板,助推山东、青岛在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力领跑。国家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省、市赋能支持,央视《新闻联播》等报道相关创新做法。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
效率优先,“抢”出RCEP试验基地新速度
市北区以更高水平开放提速增效,争做青岛对外开放桥头堡。落实改革效率观,按照跑起来改革落实、跑起来迭代更新的思路和作风打造RCEP试验基地,实现当月起势、半年成势、一年强势。
谋篇布局抢风口。坚持高点定位、高举高打,把区域的发展放到青岛、山东乃至全国大局中去思考。RCEP签署仅15天,即争取省、市赋能支持,提出打造RCEP试验基地并举办启动仪式,在34.2平方公里内打造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为核心区、滨海和沿河岸线为两廊、历史城区和4个产业集聚区为协同发展的“一核、两廊、五片区”整体布局。RCEP签署45天,即发布试验基地建设行动方案,围绕产业结构、产业生态、市场主体、资源配置、规划建设、园区运营、城市功能、政务服务、干部素质、城市营销实施“十大国际化提升工程”,形成先发制度创新优势。RCEP签署仅8个月,联合对外经贸大学等核心智库编制的RCEP试验基地建设总体方案(讨论稿),在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进行研讨,试验基地建设纳入商务部RCEP政策闭门会议议题,整体规划和建设成果亮相峰会的新动能·青岛展览洽谈会,向世界展现了服务国家“双循环”对外开放大局的应有担当。
项目支撑抢机遇。将项目落地作为试验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实行建设、招商、运营“三同步”,以项目建设统筹工作、倒逼节点、促动改革。首期在4.2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建设总投资约68亿元的“五中心一所一平台”等9个项目工程,打造中国(青岛)RCEP国际博览中心、跨境贸易创新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大宗商品数字化科技平台等RCEP示范引领项目。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2021年1月18日RCEP试验基地全面开工,目前中国(青岛)RCEP国际博览中心、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加速建设;山东国际航交所注册试运行,填补山东港口城市高端要素配置场所空白;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支撑项目及省上拟争取中央重点支持项目之一的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挂牌成立,规划三年内实现交易额3000亿元,打造集现代经贸要素为一体的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搭好平台抢流量。发挥高能级贸易平台载体作用,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推动RCEP试验基地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中国贸促会指导下,联合中国国际商会创新举办全国首个以RCEP经贸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会议——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发布《关于共同推进RCEP区域经贸合作青岛倡议》,吸引来自协定成员国政府部门、驻华机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商协会、企业等200多名嘉宾出席论坛,新华社等50多家境内外媒体采访报道,论坛举办情况报告获中央领导认可。健全与日韩、东盟国家政府及重点企业间合作机制,搭建区域经贸合作“青岛平台”,规划建设RCEP商务商事中心,计划重点引入协定成员国经贸代表处、商协会等,泰国、日本、韩国等驻青岛总领事馆考察洽谈,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伊藤忠集团、欧力士集团、三菱电机等国际经贸合作组织和跨国企业建立经常性联系。
大胆先行,“试”出助力RCEP落地新模式
市北区以更高水平开放带动产业创新,推动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贸易便利、服务开放、投资自由、规则应用、金融创新等“六大先行”,打造RCEP框架下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便利化应用规则。联合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研究170余条鼓励性协议条款,出台促进船舶管理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开放型经济扶持政策等文件,率先落实RCEP成员国一般货物48小时内、易腐和快运货物6小时放行等举措,有效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创新落地。构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机制,联合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及知名律师事务所,设立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包括海事仲裁、商事法律、商事证明书咨询等法律服务,海事仲裁委员会青岛分会获中国贸促会批复落地。联合省港口集团、中远海运等头部企业组建山东国际航交所,围绕贯通中日韩“海上黄金大通道”、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打造国际邮轮港区航运贸易金融综合业务平台。依托山东国际航交所,探索编制RCEP试验基地指数指标体系,及时开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前期研究,力争形成更多首创式、差异化、集成性创新,为青岛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积极探索实践。
立足一站式集成服务。深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在RCEP框架下完善对企服务、沟通、交流机制先行先试,提供全过程、集成式整体解决方案。创新联合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青岛海关、税务、行政审批、贸促会等部门,打造全国首家聚焦RCEP经贸合作的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设立政务服务、原产地审签、出口退税等10个中心,分设18个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行政审批、原产地证书签发、商事证明、企业出口退税等政务服务,以及境外投资、企业培训、会展等定制化服务。其中,中心下设的RCEP试验基地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是全国首个由海关和地方政府共建的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截至11月17日,企业服务中心总计签发纸质原产地证书15363份,发放空白原产地证书14424份;受理出口退(免)税申报4151笔;办理行政审批网上业务3673笔,国际人才综合服务网上业务4302笔。
打通航贸金要素链条。坚持围绕航运做强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吸引会、展、贸、购、金融、物流等全产业链“走进来”,推动RCEP引领“四新”经济释放活力。围绕解决航运产业配套痛点,大力推进航运人才、信息、交易等软环境建设,与山东海运、上海航运等合力打造总投资37亿元的国际船舶管理集聚区,青岛国际船舶管理教育培训基地、青岛新航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揭牌,助力青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上半年市北区涉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6.9%,列十区市第一。围绕实现跨海直通“黄金通道”突破,深化与日、韩、东南亚等“多港联动”,依托“新金桥5号”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依托中外运公司建设物流集散中心,开通青岛大港口岸出口跨境电商通关监管业务,打通面向日韩、东盟新贸易通道。围绕实现航贸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跨境贸易创新中心、大宗贸易数字化科技平台建设,新注册供应链企业70余家。组建新金融产业联盟,总规模约160亿元的新金融产业基金等15只基金落地。包含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诸多门类的新金融产业园投入运营,入驻金融企业32家,以馆陶路为代表的青岛新金融中心进一步增强服务能级。在RCEP试验基地框架下,市北区以航贸金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加速汇聚发展,上半年实现增长72.4%,连续两年增速列全市第一位。
敢破敢立,“改”出服务RCEP开放新生态
市北区以更高水平开放倒逼改革,发挥港产城一体化优势,聚焦服务RCEP体制机制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大胆创新、奋力攻坚,塑成了一批新的制度成果、经验成果、实践成果。
强化港区一体化运作。牢牢把握全省港口一体化改革、省港口集团总部落户RCEP试验基地等资源整合机遇,建立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有力推动4.2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创新设立RCEP试验基地建设推进中心,进驻邮轮港区与省港口集团毗邻办公,出台服务省港口集团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28条意见,协助省港口集团纳入青岛市行业拔尖人才自主推荐单位。建立顶格对接机制,加强与省港口集团领导班子定期会晤,实现“大事共商、项目共议”,合力打造了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等产业链引领项目。
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成事,发挥体制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有企业平台作用。出台国有企业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聚焦RCEP试验基地建设等战略,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按照金控、平台、项目等条线推动区属四大国有企业加快上下游产业链垂直整合、同类业务专业化横向整合。创新“政府+平台公司+头部企业+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整合市北的场景、流量、资源链接国内国际头部企业,积极向社会资本开放场景、让渡市场,扶持、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特别是与省港口集团合资成立环海湾公司,联合推进对外战略合作,促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破题,邮轮港区总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的启动区地下空间项目开工,将全面整合市政道路、能源、停车、商业设施等一体化工程,打造成为青岛第一个以地下空间开发为核心的TOD项目。
实现人才专业化引育。把专业人才和专业干部作为扩大RCEP开放的“关键少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对外开放新平台。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成立区人才发展推进中心,组建区人才资本集团,探索“推进中心+平台公司”运行模式,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承办第十七届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峰论坛,RCEP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揭牌运营,引入锐仕方达等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形成涵盖日常业务办理、高层次人才服务等72项的人才服务指南,为企业和国际人才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服务。推进“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选派27名干部赴深圳、上海实训。实施“菁英工程”,选育专业化年轻干部75人,一批国际视野开阔、业务能力强、外语水平高、敢打敢冲的干部充实到RCEP试验基地建设的一线,使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成为服务更高水平开放的时代旋律。
党建引领数字赋能 开启基层治理e时代
近年来,市北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有关要求,借势“数字青岛”建设,以数字赋能党建,以党建引领治理,依托不断迭代升级的“党群e家”数字化平台,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央视、《光明日报》等先后报道,《大众日报》等作了系列宣传。
一、构建数字化党建引领体系,推动“九龙治水”向“全面协同”转变
顶格推进“一盘棋”。树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一盘棋”思维,把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区委区政府“一把手”工程,出台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互联网的“一号文件”。专门组建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中心,共设立网格建设、科技支撑等5个部门,着力推动区、街整体协同和部门间信息共享,形成一体联动、职能明确的指挥体系,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九龙治水、各自为政”难题。
基层组织“一张网”。针对传统线下网格沟通不顺畅,横向连接弱、纵向连接难问题,依托“党群e家”,推动原有570个实体网格党群服务站和903个网格党支部全面上网,新建形成940个治理网格,实现了全区覆盖。为进一步加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68家区直部门单位、国有企业包联22个街道,选派940名机关干部,与网格一一结对,通过数字平台实时参与所在网格治理,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
党员群众“一股绳”。针对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将“党群e家”作为党员干部亮明身份展现担当的舞台,各网格设独立二维码,网格居民实名认证入网,党员在用户名后以小红旗标注身份。依托平台系统,及时宣传党员干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好事例好典型,充分激发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形成带动效应。在已注册的28.5平台用户中,党员有7.37万,占25.9%。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全区480余支骨干志愿者队伍、15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网格治理一线,在服务群众、抗击疫情工作中展现出应有风采。
二、搭建智慧化信息处理平台,推动“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
构建“基层治理云脑”,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加大政务数据归集力度,整合基础地理信息等13个数据库,实现“党群e家”与网格化系统平台、政务资源共享平台等41个单位和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整合现有255类3848项2亿余条数据资源,1万余路视频探头辅助平台联动指挥,准确感知治理态势,以及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实现对群众需求的全区域收集覆盖、全天候即时响应、全流程数据分析。
构建“掌上治理平台”,精准把脉群众需求。深度开发升级“党群e家”APP,建立“民声倾听”版块,打通基层“发声”渠道,构建一键直达、精准快速的信息传递机制,网格居民成为信息发布的重要主体,累计创建社群7400余个,发布话题10.9万个,互动交流超过3018万人次,获得群众点赞960万余次,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沟通从“单向”“模糊”转为“多维”“清晰”。
构建“数据处理体系”,提供精准治理方案。依托“数字基底”推进“数治模式”,实时将部门业务类数据与治理问题类数据碰撞比对,研究、分析、总结基层治理规律趋势、瓶颈制约和经验启示,每月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分析手册,对推进难、投诉多、热度高的群众关切问题提出防控、化解、处置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参考依据。
三、完善智能化问题处置链条,推动“碎片管理”向“闭环运行”转变
工作全过程可查、可追溯。健全“受理派遣、流转处置、全程记录、群众测评”问题跟踪闭环,对群众“吹哨”的每一个问题,都生成唯一的案件代码和办理记录,一直跟随问题从受理派遣、流转处置、调度督办,直至案件办理结束、归档管理,每一个问题都“有户口、有档案、可查询、可追溯”,实现基层工作的透明化、可量化、可监督。
责任全链条覆盖、无缝隙。基层治理问题通过网络进行智能化分拣。自治共治能解决的问题,由网格党组织引导解决;超出网格工作范畴的,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解决;街道无法解决的流转至区推进中心、区分管领导等逐级调度;仍无法解决的提请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事一议”,由区委主要领导顶格调度,纳入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库,形成区领导包案责任清单,对单销号、动态管控解决。
结果全社会公开、可评价。通过“党群e家”、市民客厅版块对多次督办未决、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办理情况公开公示,搭建群众吐槽、代表委员律师点评、专家会诊开方等应用场景民主协商。自去年上半年运行以来,网格化系统平台累计受理群众“吹哨”问题41.6万件,办结率达99.8%,12345转办件、信访件等环比下降4.6个百分点,行风在线上线问题总数环比下降51.2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四、畅通信息化全民参与渠道,推动“被动参与”向“主动治理”转变
用活社区网格阵地,形成基层自治新风。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定”,建立“提出议题—把关筛选—线上讨论—形成项目—吹哨报到—效果评估”的线上议事协商链条,引导网格居民通过“党群e家”随时随地提出诉求,让自下而上提出议题,形成项目成为群众开展自治新常态。
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激发社会参与活力。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中心牵头,创新构建“推进中心+平台公司+‘红色合伙人’”基层治理运作模式,区级层面已经与山东港集团、青岛交运集团、海尔云城数字科技公司等15家企业签订基层治理战略合作协议,各级党组织已与730余家“红色合伙人”开展深度合作共建,联合交运集团共同打造网格党群服务站,与海尔卡奥斯共同打造资源赋能平台。
拓展为民服务场景,着力提升民生体验。聚焦百姓关注的“医养教”和“文娱购行”等领域,建设居家养老智慧服务监管平台,对签约家庭养老床位时时线上检测;开展“交运易购”线上便民服务大集,实现居民不出门、产品送上门;开发物业小区业主大会电子投票系统,破解业主参与小区治理的时空限制,全程留痕可追溯,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聚焦青年群体创新创业,开发“人才赋能平台”微信小程序,整合首批27家赋能机构,随时随地为人才干事创业赋能增效。
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
市北区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万,占户籍人口的28.78%,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9万,占户籍人口的4.29%。作为老龄化程度高、发展快,高龄化态势突出的老城区,市北区抢抓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机遇,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按照一体化统筹、标准化建设、个性化服务、智慧化管理的思维,探索建设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养老难题,拓展服务半径,走出一条人口密集老城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今年5月,全省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观摩市北4处服务站点,会上市北区做先进经验交流发言。
一体化统筹,迅速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全面系统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改革试点,将建设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列入区办实事和综合考核,结合区情下发《建设行动方案》,在22个街道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心建设,切实做到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以面及体,在全市率先实现了13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为破解老城区基础设施不足问题,统筹街道和社会资源,通过新建小区配建、租赁闲置房屋、切分社区办公用房、社会组织自筹等方式,整合近1.57万平方米房屋资源,建成街道居家中心22处、社区养老服务站137处,提供社区养老床位440张,签约家庭养老床位3264张,完成适老化改造1464户,特别是针对部分站点存在的配餐服务短板,依托社会力量在浮山新区街道集中建设1处老年“中央厨房”,改变社区零敲碎打式的助餐服务,采取“一厨多点”方式为全区老年人提供配餐服务。目前,辐射镇江路、开平路等12个街道、37个社区,为周边2500余名老年人解决了就餐问题。
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新品质。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作为内核工程,推动居家养老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区22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服务的“五统一”要求建成,统一配套建设了“三室两堂一房”,即活动室、图书室、日托室、食堂、微机课堂和健身房,137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的门头标识、工作制度、服务标准等也进行了统一。同时,积极推动行业服务标准的建设,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借鉴经验,会同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等,共同制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发布30项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制定了《安全生产工作标准》《老年人食物配餐指导手册》等标准化工作指南。强化养老服务标准实施推广,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标准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和考核,切实保障提供高品质居家养老服务。
个性化服务,精心打造养老组织新品牌。在标准化建设基础上,运用“红色合伙人”机制,积极引入养老服务组织参与市场运作,先后吸引福山老年公寓、交运集团等社会力量投资2000余万元,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引导养老服务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医、养、康、护、悦”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截至目前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6大类52项专业服务累计达16万余人次。着力解决“供需不匹配、所供非所需”问题,推动养老服务组织围绕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打造服务品牌,推动资源和需求的精准对接。例如,指导福山居家中心创立“生活家”买菜小帮手服务品牌,着力解决老年人买菜难问题。指导福山老年公寓发挥医养特色,招募“红色合伙人”、企业热心人士、社会志愿者等组建22人专家团队,定制居家医疗查体车,定期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医疗诊察服务,实现了专家进社区、服务到床前。
智慧化管理,积极探索养老监管新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建设市北区智慧养老云平台,打造养老服务综合智慧监管“一张网”,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监管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例如,在补助审批环节,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比对信息数据,实现精准审批发放,推动补助补贴审批工作从“粗放型”向“精准型”的转变。在日常监管环节,平台全过程记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场景,做到“需求有派单、上门有定位、服务有照片、事后有回访”,实现了全过程“痕迹化”管理。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和街道均可通过平台内的服务清单和服务记录,精准掌握养老服务组织的真实运营状况以及养老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青岛日报2021年12月1日特3版
勇于创一流 争当排头兵
即墨:用改革“冲击钻”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今年以来,即墨区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对即墨提出的“勇于创一流、争当排头兵,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和“当好海洋经济发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排头兵”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改革“冲击钻”突破重点任务,以改革“方法论”抓好改革推进,聚焦经略海洋、项目落地、产业发展、数字化改革、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出一系列改革“组合拳”,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大引导力、驱动力。1-9月全区生产总值1056.34亿元,增长10.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4亿元、增长10.1%,税收完成70.3亿元、增长21%。
即墨区墨水河畔鸟瞰。
发展需求“上岸” 改革攻坚“下海”
打造改革与发展融合联动“新栈桥”
即墨区坚持发展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工作,运用改革办法攻坚突破,创新顶格协调抓改革、系统集成抓改革、以小见大抓改革、试点试验抓改革、典型引路抓改革、督察问效抓改革6项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发展需求“上岸”、改革攻坚“下海”,打造改革和发展融合联动“新栈桥”。今年以来,全区新承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国家级改革试点4个、省级试点10个;国企改革、招商机制改革、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发展等30余篇改革典型在国家和省、市各级党政内刊推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新旧动能转换”“技术改造促制造业加快提档升级”等6项改革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即墨区获授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坚持顶格协调抓改革。即墨区委改革主体责任抓得牢,以改革破题清障、激活全盘的工作氛围浓。全年召开深改委会会议2次,研究制定《区委2021年改革工作要点》,确定了37类139项重点改革任务,谋划部署区级重点改革题目41个、基层自主创新改革事项46个,审议出台改革类文件17个。区委主要领导主动谋划改革,点题推进项目尽调评审、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开发区体制理顺、盘活经济强村沉淀资金、水务一体化、改善营商环境等改革事项,在全区形成以改革推动重点工作突破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坚持系统集成抓改革。围绕一个重点领域、重大事项统筹抓好各个环节改革创新,架好“联动桥”,打好“统筹仗”,发挥好改革集合效应。聚焦贯彻中央改革要求,落实省委“七个求突破”、市委“十大改革突破行动”等重点改革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不折不扣抓好上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聚焦“项目落地、工作落实”、土地盘活、创城、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等全区重大改革课题,抓好制度创新成果的系统集成,推出“项目引进尽调+评审制度”“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等10余个制度创新性文件,以改革“组合拳”推动重点工作攻坚突破。
坚持以小见大抓改革。聚焦发展堵点和民生难点,推动“点菜单”式微改革,以“小切口”改革推动民生“大改善”。创新劳动用工免费“法律体检”,劳动争议率下降70%,全国总工会召开现场会推广即墨经验;创新信访稳定“风险提醒函”“失信信访人联合惩戒”制度,进京访量由全市第1降为第10。在全省率先推出“白话版办事指南”,首批7个领域202项白话版办事指南上线;实施民营企业职称制度改革,创新专业测评和专家评审相结合方式,预计民企人才职称申报通过率提高10%;全省首个环评“打捆审批”项目在即墨落地实施,青岛怡发产业园的9个同类项目实现审批提速、成批落地;检察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机制,被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目前,全区各部门单位推出“微改革”案例200余个,年底前,将在全区开展优秀“微改革”典型案例展演,充分展示基层改革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以改革破解难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试点试验抓改革。坚持把试点作为推进改革的有效方法,加大上级试点争创力度,用足用好全区承担的67项上级改革试点资源,探索经验、做好示范。其中,国家综合保税区试点,成功引进空客直升机项目,为德国空客在欧洲以外第一条H135总装线,累计交付16架直升机;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备案主体达到698家,出口额已过百亿元。同时,在全区搭建改革创新建议征集平台,面向基层一线,面向山东大学、区委法律顾问等智囊征集改革建议,每月组织评选优秀改革建议“金点子”,择优以《改革专报》刊发,为领导决策和部门工作提供参考;建立优秀改革建议交办制度,推动优秀建议落地应用。目前,建立回馈嘉许志愿者制度、车辆违停智能化查处等8条建议落地转化。
坚持典型引路抓改革。以打造即墨特色改革品牌为统领,建立典型发现、培育、完善、提升、推广机制,从基层创新创造和重点领域改革突破中总结经验、挖掘典型,利用《即墨改革》《改革专报》平台加强宣传交流,并在《青岛日报》开辟“聚力高质量发展、即墨改革在行动”栏目,集中宣传即墨改革成果。年底,将开展优秀改革案例评选活动,在全区持续营造探索实践抓改革、比学赶超创典型的浓厚氛围。今年,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举办现场会等形式共创树市级以上改革典型200余个(篇),50余个改革典型通过《新闻联播》《工人日报》《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推广,创树了一批即墨改革样板,引领全区重点工作突破。
坚持督察问效抓改革。充分发挥改革督察“利剑”作用,区委改革办与6个改革专项小组、重点部门单位建立联合攻坚机制,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依托区委改革办、改革专项小组和区委督察专班等组建“改革督察员”队伍,列出重点督察项目清单,对方案制定、工作推进、改革成果等情况进行跟踪督察。今年,对照省委和市委改革要点任务,每季度进行1次督察;围绕改革试点和重点改革课题推进,开展督察调研10余次。充分用好改革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完善深化改革考核指标体系,注重日常监测与年底考评相结合,精准考核、写实考核,以考核调动工作积极性。制发专门通知,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改革创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各部门单位积极运用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创造先进模式,不断放大即墨改革的品牌效应和整体效能。
聚焦经略海洋
即墨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投身海洋强国、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瞄准海洋科研、成果转化、海洋产业三大要素改革攻坚,全力当好海洋经济发展“排头兵”。今年以来,全区新引进总投资1354亿元的涉海产业项目25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4.3亿元,年均增长率翻倍;成为国家首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开放创新合作平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围绕“资源要素整合”,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引导“国字号”院所高校协同推进海洋科研攻关。创新搭建青岛蓝谷海洋仪器共享平台,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海检集团等10余家重点院所、高校、企业内的高端仪器“一网打尽”,通过“共享、共用”,推动区域内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各单位运营成本,实现“共赢”。同时,以平台为纽带,嫁接各“国家队”的专家、成果资源,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研发提供解决方案,有效整合了蓝谷的科创资源。今年以来,实现重大科技攻关56项,同比增长63%;新增发明专利98件,同比增长326%。其中,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突破深海定点实时观测以及耦合同化等多项核心技术。
围绕“科研成果转化”,建立“揭榜挂帅”机制,让企业“出题”院所“攻关”。完善产业需求与科研对接机制,发挥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由企业“出题”院所“答题”,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栈桥”。成立海洋科技创新联盟,联盟成员63家,涵盖创新平台、重点企业、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解决院企合作时“找不到路、敲不开门”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与山东半岛科创联盟、卡奥斯、柠檬豆等机构建立密切合作,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试验田、落到实践场。成立“企业科技需求调研工作组”,走访189家创新型企业,征集需求意向234项,56项需求已被认领正在开展对接,有效推动即墨产业优势与蓝谷人才、技术优势深度结合。目前,各院所累计向企业转移转化成果192项,合同金额2.5亿元。
围绕“壮大海洋产业”,明确主攻方向、强化配套支撑,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活力。坚持抓主导、强配套、增活力三措并举,明确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强化海洋金融服务、海洋信息服务、海洋检测服务等配套产业支撑。其中,海洋装备制造业2020年实现增加值228.4亿元,增速14.66%,占全区海洋生产总值比重52%,占到全市海洋装备制造业的三分之一。同时,成立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21-2023年)》,建立科技企业成长孵化服务体系。2020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439.8亿元,占青岛市比重12.28%,占全区GDP比重34%。
聚焦项目落地
即墨区推出改革“组合拳”,打通项目落地全周期堵点。
创新“尽调+评审+监管”机制,组建起210人的“项目评审专家库”,对招商重点项目实行集中评审,全方位评估审核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把好项目“筛选”“体检”“监管”三道关口,促进项目引进精准高效。新机制运行以来,全区协同尽调项目130余个,提报区招商委办公室备案并组织专家评审项目70个,及时淘汰不适合落地项目60余个。
推行“标准地”改革,以亩产效益为核心、以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导向,出台《功能区“标准地”出让试点实施方案》,对新增工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按照“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做承诺、事后强监管”的原则,约定落地条件,科学筛选准入,加强供后监管,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向高端产业和优质项目聚集。已完成奇瑞汽车、新利驰、云科智能等30个重点项目、1680亩工业用地“对标拿地”,从拿地到开工平均用时缩短40%。
实施老旧园区、闲置土地“腾笼换鸟”、二次开发,坚持向存量要空间、要效益,发挥国企平台公司、专业园区运营平台公司、企业等多方力量,通过基金引导、国企引领、平台运作、民企自建等模式,对传统园区、老旧企业、闲置土地实施“腾笼换鸟”、项目嫁接,创建“园中园”“企业园”“国企园”“飞地园”等多种新型园区业态,实现了以“零增地”开辟“新空间”。今年以来,全区新引进的163个优质项目中,80余个通过存量挖潜保障落地。
落实“首问负责制+全程服务制”,做到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制发《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等十几个流程再造类文件以及企业开办、获得电力等17个领域配套措施。创新企业“出题”政府“答题”机制,当好走企连心“店小二”。发布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34项,实现100%网上可办、70%以上全程网办,“非接触式”办税网办率97.5%。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即墨区持续抓好延链补链强链。汽车装备产业,按照“整车带动、链条完善”的发展思路,聚集了一汽解放商用车、一汽大众、奇瑞等4个整车龙头项目和400多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省“十四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支撑项目、全省特色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打造就业增收产业和时尚开放产业。目前,全区拥有纺织服装企业4100多家,产值210亿元。即墨纺织服装示范基地获评国家四星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主要规划建设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已落户瑞利生物医药、大医精诚等重点项目10余个,加快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海洋生物医药科研转化基地、中医药种植基地等板块,打造完善的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产业链。
即墨区一汽—大众华东基地全新奥迪A3数字化生产线。
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坚持将工业互联网作为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组建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联盟,打造工业互联网融合共赢体,吸纳腾讯、华为、阿里、海尔卡奥斯等150余家优秀服务商助力全区工业企业发展,5000家企业链接海尔卡奥斯平台,339家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改造;建成具有7大功能的全国首家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平台,培育形成涵盖“纺织服装、汽车装备”2大特色产业、9大类智能改造模式的“2+9”实践成果,提供了多样化的工业互联网改造样板。一汽大众打造智能车间,获评“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标杆数字化车间”;一汽解放建设5G智慧工厂,落地AGV联调联控等实际应用,产能提升30%;酷特创建C2M个性化定制平台,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森麒麟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乾程科技搭建起全国首家对接国家电网物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即墨被授予全国首个“互联网+中小企业”示范区。
创新“基金+产业”赋能模式。围绕破解企业融资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市场化、专业化为方向,通过财政资金撬动产业基金,创建“基金+产业”发展模式,汇聚财政资金、国有资金、社会资金三方合力,形成“一个重点产业匹配一支基金”的格局,“一产一金”精准靶向服务产业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定制化”“全周期”金融支持,为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全区引进各类基金及管理公司240余家,投资117亿元分领域扶持重点产业项目,推动酷特智能、森麒麟轮胎等8家企业成功上市。
聚焦数字化改革
即墨区成立由改革办牵头的工作专班,聚焦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不断推出改革实招。
聚焦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落户惠科、泰睿思等40余个重点项目,实现产业“破冰”和“抢滩”。其中,惠科填补了全省集成电路产业空白,创新奇智项目跻身中国独角兽榜单,泰睿思微电子月封测芯片进入小米等企业供应链。
聚焦数字政府,推进智慧“天网”工程,融合智慧视频大数据平台,接入人像识别、AR全景等前端监控设备,建成各类视频监控1.03万路,全面推进视频监控数据智能解析深度应用,实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动态管控,织密城市治安管理的数字“天网”。创建数字城管平台,通过非接触执法、自动抓拍等举措,实现对城市管理的全领域覆盖,该平台入选全省城市品质提升试点项目。搭建智慧河道平台,将智能视频监控运用于城区河道日常管护、污水处理等五大领域,实时调度闸坝、水泵站等设施,打造“监管并行、精准调度、科学防护”于一体的数字化河道管护平台,获评青岛市信息化典型案例。优化智慧水利平台,依托“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时监控降水量,破解以往监管被动、预警延迟等难题,在今年防范台风“烟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数字社会,创建智慧社区,将数字技术与社区治理和便民服务相融合,即发阳光城等4个社区入选省级智慧社区。建设智慧交通平台,通过安装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行业监管系统等智能化设施,在交通缓堵、交通指挥、运力调配等方面提升管理效能。加快建设停车管理云平台,建成424个智慧停车泊位,智能改造停车场11个。推广智慧燃气,建设城镇燃气管网运行安全保障监管平台,已安装8600余个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实现远程智能监管和安全提醒。完善智慧供热,新开发无人值守调控、远程自动化调控等功能,加速供热智能化。开发“医保掌上通”系统,实现意外伤害复审、门诊大病申请等业务“不见面”办理,今年已受理3500余人次。
聚焦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
即墨区坚持在改革中谋发展、求突破,推动即墨经济开发区回归本业、重塑优势,全面提升发展活力。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即墨经济开发区位居132家省级功能区第1位。
刀刃向内、自我革新,通过瘦身强体激发活力。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对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等进行系统性重塑,实现瘦身强体。创新考核奖惩和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实时积分考核、中期调度考核、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将岗位职责和工作事项按贡献度赋分计薪,实施全过程、全透明实时排名,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体制弊端,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
聚焦主业、精准发力,通过产业聚集引领发展。精准谋划“一区六园”产业布局,核心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信息技术、音乐文化等产业,拓展区6个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海洋装备等产业。创新产业联盟、专业机构、资本、镇街联动等共同体招商新模式,目前,“一区六园”已聚集重点产业项目3000余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0余家,构建起链群化重点产业5个;今年新引进重点项目148个,总投资600余亿元,亩均投资103.9万元,投资强度是改革前的1.4倍。
市场运作、专业运营,通过“双轮驱动”提升发展动能。创建“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成立区级国企平台——和晟公司,参与投资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目前,平台公司已累计承担近百亿元的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任务。依托平台公司发起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连同区政府引导基金,汇聚财政、国企、社会资金三方合力,实现了精准靶向基金招商。
产城一体、融合发展,通过品质提升打造宜居新城。今年在核心区重点瞄准教育、交通、商业、文化四个板块聚力攻坚,规划建设多所学校、幼儿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构建“七纵九横”道路网络,开通直达青岛主城区的公交专线,形成便捷通畅的交通体系;新建王邦直音乐文化公园,提升龙泉湖公园、盟旺山公园等公园品质,打造现代化“公园城市”。
青岛日报2021年12月1日特4版
潮起莱西湖畔,改革风正扬帆。今年以来,莱西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要求,紧扣省委“七个求突破”、青岛市委“项目落地年”“十大改革突破行动”等任务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实施全面突破,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助发展,一系列改革举措在莱西“落地生根”,改革红利“遍地开花”,擘画出一幅蹄疾步稳的发展蓝图,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改革答卷,为推动加快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提供了强大动力。
莱西市月湖公园全景。
吸引重点项目集聚 实现投资高质量增长
近年来,莱西市充分发挥国家和省战略性试点、示范区等政策叠加优势,主动融入青岛开放发展大局,应势而动、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吸引资源要素、重点项目向莱西集聚,加快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实现投资的高质量增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发展答卷。1—9月份,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其中“四新”经济投资增长40%、占比6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4%,其中税收占比82.4%,同比增长22.8%。
一、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跑出“项目落地年”莱西速度
莱西市乘势谋发展,顺势抓投资,借势上项目,全力推进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1—9月份,新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19个、新开工128个、新竣工111个、新投产92个。把握大势强谋划。紧抓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和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等重大机遇,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标准地”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交流推广。顶格协调抓落地。建立市级领导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对63个青岛市级以上重点项目、促进项目顶格协调推进,每月至少深入项目现场2次,双月召开专题项目会纾困解难。如北京汽车制造厂整车制造总部和产业基地项目面临的手续办理问题,采用专班推进、现场办公的方式,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冲、焊、涂、总”四大车间封顶。挂图作战促落实。建立“挂图作战”项目跟踪调度机制,倒排工期、明确进度,每季度通报,对不达标项目及时预警。1—10月份,全市在建项目395个,承担的23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开工21个,开工率91.3%;31个青岛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28个,开工率90.32%。
二、发起“百日攻坚行动”,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基地
深入贯彻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目标要求,紧紧抓住“双招双引”第一战场,构建“654”专业招商体系(6个招商事业部、5个专业招商小组、4个驻外地招商中心),注重用好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搭建平台、打造生态、集聚产业,推动项目签约落地。瞄准重点产业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北京汽车制造厂整车制造总部和产业基地加快建设,7月17日实现首台样车下线,年底前将下线微卡单排、小卡双排等4款车型,FCP中德氢动力产业园、新焦点新能源电子元器件等核心零部件项目加快建设。姜山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言鼎集团莱西医疗产业园即将投产,生产的癌症早筛检测设备,筛查准确率达到95.4%。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拉长产业链。聚焦“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号召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达到“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效果,不断拉长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建筑等“四新”经济产业链条。北京汽车制造厂总部及产业基地落户以来,先后吸引五菱柳机、车桥、车架等11个配套企业落户,带动投资32亿元。瞄准“四新”经济项目,用好市场化招商手段。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基础,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用好市场的逻辑,充分挖掘中介机构、商会、行业协会、各类院校等机构潜力,精准寻找、积极对接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合作项目,不断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莱西。依托“中科院系”优势,先后引进建设中科院青岛育成产业基地、中科院兰化所莱西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已集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20余个。
三、推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打造“更快、更优、更好”营商环境
树牢“尊企重企助企”的理念,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构建项目全方位保障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获评“2021全国优质投资环境城市”。强化用地保障。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理力度,实现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目前,已处置2009—2019年批而未供土地3676.9亩、闲置土地790亩。持续深化农地入市改革,今年完成了9宗、739.8亩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力保障了宜品乳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的推进。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机制,形成“入市即介入、拿证即放款”的快速授信模式,让企业放心、安心。优化服务保障。推行“主题式”“清单式”审批服务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时限、材料分别压减72%、29%和40%,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莱西市企业开办一天内办结的经验做法,“工程建设项目流程再造”列入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案例。在全省率先推出“企呼市应”政务服务新模式,搭建起企业与政府直接沟通联络的“联系平台”。上半年,在青岛市企业家满意度指数调查中莱西市列青岛各区市第一名。创新资金保障。为充分发挥基金助力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双重作用,在全省率先成立青岛(姜山)基金小镇。小镇采用“管委会+市场主体”的运营模式,为企业转型升级、导入新兴产业、打造创业生态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2020年跃居全国基金小镇热力指数第二位。目前,累计注册基金类企业1036家,完成登记备案582家,实现税收15.69亿元,完成对外投资企业114家,被投项目164个,投资总额达63.3亿元。
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争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莱西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推进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一群两心三圈’总体布局”工作要求,强化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加快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努力在创新毗邻县域同城化发展新模式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子。1-9月份,莱西、莱阳两市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35.9%,地方税收同比增长41.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47.5%。
一、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推动规划建设一体化,打造全省三大经济圈首个示范区
坚持高标准规划,打造融合发展新样板。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全国视野、胶东特色、一流标准”,精心搭建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建设重点,夯实未来发展基础。在体系构建上,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深化与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同济大学、省规划设计院合作,加快构建以《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总体方案》定目标、谋重点,以《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概念规划》定功能、明方向,以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定路径、建机制的“1+1+N”规划体系。目前,《总体方案》即将批复实施,《概念规划》正组织专家评审,各专项规划正加快编制。在发展布局上,坚持“全域覆盖、融合发展”,加强整体谋划、注重系统推进,打造“一带集聚、两区引领、三廊环抱、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即以204国道产业集聚发展带为引领,打造产城融合、城乡融合2个联动区,东部五龙河、北部大青山—旌旗山、西部大沽河三大生态廊道,统筹推进夏格庄、店埠、羊郡、穴坊等重点区域城镇化建设,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在落实推进上,坚持谋定快动,立足未来五年重点合作领域,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项目,逐项明确牵头部门、完成时限、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推动各重点合作事项落地落实。目前,31项重点事项已完成13项,计划总投资3250亿元的72个重点项目已开工59个。
双向交流联动,建立协同工作新机制。强化“一家亲”意识,树牢“一盘棋”思维,贯彻“一体化”理念,切实增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贯彻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构建起双向交流联动、互相协同配合的“三个一”工作推进体系。成立一个小组,即成立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由两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强化战略协同、统筹谋划职能,顶格推进先行区建设,先后互访6次,为两地相向发展、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建立一套机制,即建立定期联系和合作工作机制,由两地发改局共同牵头,承担协调推进、通报进展、监督检查等职责,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落实一体化发展各项具体任务。组建一个专班,即从两市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抽调同志组建工作专班,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对接合作,形成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畅通资源高效流动。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性,两市以交通网络为核心,加快跨区域市政道路互通互联。提前预留土地并研究确定共建方案,实施相邻国省干道(G204、G308)拓宽改线工程,推动莱西经济开发区重点市政道路(北京路、梅山路)东延至莱阳经济开发区,构建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两市主城区距离缩短至15分钟车程以内。目前,两市正积极推进高铁站、汽车客运站等主要交通枢纽站场间公交衔接,优化完善主要站点间公交线路,构筑“一小时”公共交通服务圈,实现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同时,莱西市还将投资3.1亿元,实施北部、东部、南部园区提升工程,与莱阳市对接推动电、暖、气、污管网衔接,实行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就近入网。
二、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促进要素资源集聚互补
共同成立平台公司。为促进产业协调发展,4月6日,两市合资成立了山东省双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平台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负责先行区建设运营与管理,主要从事投资活动、土地整治服务、园区管理服务、市政设施管理、休闲观光等经营活动,推动两市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调布局,最大程度发挥产业优势叠加效应。目前,两市已围绕先行区重点产业、重点基础设施等梳理确定39个重点项目、26项重点事项及21项相关政策支持事项等重点任务清单。
共同建设产业园区。在产业发展上坚持集约发展,莱西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莱阳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汽车制造、化工产业,进一步明确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推动跨区域“飞地模式”,建立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征管协调机制以及跨区域开发建设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合作发展生态。比如,“中科曙光节能液冷产业创新基地项目”超算液冷设备生产在莱西经济开发区,设备使用的冷却液项目则采用“飞地模式”落户到莱阳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充分满足了项目建设发展要求。同时,依托莱西北汽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莱阳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合作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烟青G204汽车产业走廊,实施“双莱”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发展,形成核心零部件电机、电控、电池、充电桩、车桥、底盘、变速箱整等产业聚集,实现整车生产所需零部件的1小时供应圈,自给率达到95%以上。通过产业园区共建合作,1-10月份,两市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度提升3个百分点。
共同搭建产业服务平台。莱西经济开发区结合高端电商与制造业基础优势,紧抓电商“北上”布局趋势,规划建设胶东电子商务港,会同莱阳经济开发区建设“双莱”跨境电商产业园,成立“双莱”跨境电商协会,着力打造电商产业集聚区,预计全年电商网络零售额达30亿元。其中,作为莱西莱阳地区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佰思益嘉产业园将于年内在莱西竣工营业,拟入驻企业180家,年实现出口额6亿美元,可帮助500余家两市及周边生产、贸易企业入驻亚马逊、eBay等国外电商平台,提供海外仓储物流、品牌出海、跨境孵化等一站式服务。此外,两市开发区还将共建“双莱”智慧物流产业园,打造国际陆港跨境电商保税仓、电商快递分拨中心等园区载体。
三、全省首创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让群众共享“双莱”发展成果
开展跨市域审批合作。为便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莱西市改革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建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跨区域帮办代办工作实践。两市在各自的审批服务大厅设立“双莱”一体化专窗,审批服务事项异地申请、集中审核、即发证照,打造了“双莱”通办、帮办、代办新模式。2020年7月,山东鼎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烟台市顺利领到其在莱西市的营业执照,成为省内首家通过“胶东五市帮办代办”机制注册成立的企业。目前,两市正在梳理跨城通办事项清单,积极推动企业服务管理一体化,促进两地市场监管、环保、行政审批等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资质互认,建立跨市“一照多址、一证多址”企业注册模式,建设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营商环境。
打通人才就业渠道。深入推进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才聚双莱”计划,加快破除政策“篱笆”,推动高层次人才、紧缺型技术人才户籍互认、待遇共享,让人才“留得住”“流得动”。举办了“双莱人才招聘会”暨“人才政策进园区”活动,组织莱西、莱阳40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用工岗位4400余个,吸引5700余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人员1660人次,有效激发了两地人才活跃度。两市开发区通过“人才引擎”深度赋能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吸引硕士及以上高端人才数量同比增加30%,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27%。
推动民生保障一体化。突破原有隶属关系界限,搭建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预约挂号等信息互联互通。在结对帮扶、双向转诊、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全面开展合作,目前两市正在签订《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协议书》,加速推进两市在医疗领域的合作。建立先行区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组建教育科研协作联盟,创新校企、校校联合办学模式,逐步实现两市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基础教育满足学生就近入学,职业教育与产业充分联动。今年3月,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正式从莱阳转设莱西,加入青岛现代职教园阵营,将有8600名大学生和500名教师转入莱西,加快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先行区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盘活低效闲置土地 唤醒“沉睡”资源
今年以来,莱西市积极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坚持顶格推进、分类施策,推行“345”(三个强化、四个确定、五个一批)工作法,为闲置土地建“户口”,通过私人订制为闲置土地找“婆家”,以“五个一批”为抓手,充分发挥嫁接招商的生命力,唤醒“沉睡”资源。截至目前,通过“五个一批”有效盘活低效闲置土地5002.77亩,破解项目建设土地“紧缺”和“闲置”双重矛盾,走出了一条经济新常态下盘活存量的新路子,有力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
一、坚持“三个强化”,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针对低效闲置用地形成原因复杂、处置难等一系列问题,坚持顶格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组织先行。成立以莱西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自然资源、税务、财政等部门及各镇街为成员的低效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年初启动、年中提速、年底见效的总体要求,制定处置工作时间表、流程图、任务书,全面打响低效闲置用地处置攻坚战。强化制度建设。出台《莱西市闲置低效用地升级改造实施意见》《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实施方案》,鼓励政府和企业通过工业用地转型升级与“腾笼换鸟”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积极推进停产企业和低效企业有序退出,鼓励企业通过嫁接、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实施企业整合、加大投资、新项目引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同时,建立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前期运营承诺及后期监管制度,实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模式。建立完善标准化土地税源空间数据库,开展风险分析、税源核查,强化税源管控,倒逼企业加快处置。强化激励约束。对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利用工作进行差异化考核,纳入对镇街、部门的综合考核。鼓励镇街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征缴的土地使用税、土地闲置费及依法收回重新开发利用的土地净收益全部拨付给镇街。对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进展缓慢,完成比例达不到50%的,要对镇街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暂停该镇街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对弄虚作假、应付整改,作出相应处理,情节严重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坚持“四个确定”,找准处置方法路径
建立全市项目用地电子档案,依托高精度无人机及遥感监测监管天地“一张图”服务平台,对全市项目用地进行排查梳理,摸排项目用地4085宗、面积13.1564万亩,自排查低效闲置土地151宗、面积9592.17亩,按照在产、停产、低效及闲置等现状分类上图。对闲置土地台账进行梳理和细化,通过“四个确定”工作法,提出协议收回、变更用途、限期开工、调整规划等“一地一策”处置方案。定性质。根据每一宗地的核实情况,对土地依法进行认定,切实做到认定有事实依据收回有法律保障。定类别。按照开发现状、闲置原因,对每宗土地分类登记,明确处置方式,确定是收回还是允许继续开发或规划控制等,做到分类指导。定方案。严格按照“一地一策”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保证处置工作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定标准。合理确定征收土地闲置费标准和有偿收回闲置土地的补偿标准,加强土地的认定标准、程序、处置方式的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坚持“五个一批”,扎实推进低效土地处置
整体出让一批。对一些项目投资失误或实力较弱,尚未完全建成就处于停建状态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进新企业进行整体出让。青岛凯丰德包装有限公司纸板纸箱加工项目地块原为青岛海平生物有限公司所有,闲置十余年,2020年2月青岛凯丰德包装有限公司办理土地交易时同步规划设计,边办手续边施工建设,半年时间内企业建设厂房6万余平方米,做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今年1—7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亿元。新旧动能转换一批。按照产业集群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依托电商龙头企业,以天天购电子商务产业园、佰思益嘉跨境电商产业园、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园三大产业园为核心,配套建设滨泰电商产业文化街区,着力打造集电子商务、文创孵化、创意文娱、配套公寓四大产业为一体的“一街一核、四业并举”电子商务集聚区。目前已引进、落户电商类企业120个,盘活周边闲置厂房地块100多亩,成功吸纳就业人口6000多人,预计全年电商网络零售额达30亿元,年可实现出口6亿美元。平台引领解决一批。通过“链式招商”实现企业园区化、产业集聚化。红马四新技术产业园地块原属于一家新材料企业,因企业破产,成了闲置厂房。莱西市利用国有平台公司出资,通过平台招商、中介招商和“飞地”招商批量化一次性引进1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建设一个12万平方米的智造产业园,总投资11亿元,主要从事密封件、特种模具、新材料等生产制造,符合JMRH、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双招双引”等多个攻势发展要求。目前已竣工投产,入驻企业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7亿元,税收4000万元。司法途径推进一批。全面梳理司法查封的闲置土地,对符合处置条件的司法查封土地及时启动评估、拍卖腾空、交付,提高资源盘活成功率。青岛万兴建材有限公司,所在地块原为青岛华海达工贸有限公司所有,因经济纠纷被法院查封闲置多年,2019年青岛万兴建材有限公司经法院拍卖取得土地后,重新规划设计建设厂房3万余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成功盘活土地122亩,项目已于2020年投产,实现工业产值6000万元。收回储备一批。针对闲置土地协议收回难,无法达成一致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以顺昌机械等5宗土地为试点。通过向企业发出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安排专人现场调查以及莱西市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专班联合会审等程序,认定其构成土地闲置。其后,分别对5宗土地下达《闲置土地认定书》和《闲置土地处置听证权利告知书》,经过一系列听证程序,最终收回地块。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