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观象山2021年终特稿③:魅力青岛,“近悦远来”

原创 2021-12-31 19:22 青报观象山  

这是一座1000万人赖以生存、每年上亿人奔赴的魅力之城。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山、海、湾、城浑然一体,有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风貌,是一座极富人文魅力、自然资源禀赋极为优越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一颗山青海碧的“黄海明珠”,让无数人为之倾心。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快乐。为了让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更快乐,青岛片刻不歇,奋力前行,不断增强活力、提升实力,魅力不断彰显。

今年以来,青岛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作为立市之本、富民之道,全市生产总值在前三季度达到10310亿元、增长10.7%,市民幸福生活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

时代在变,人们的需求在变,城市的功能也应当随之升级。今年以来,青岛聚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全面加强市容环境整治,一批关系城市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的发展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城市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更加宜居宜业。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以来,青岛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开展民生领域十大攻坚行动,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民生领域支出安排1100亿元以上,占财政支出超过七成,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群众出行更加顺心、居住更加暖心、生活更加舒心、办事更加省心,城市更加方便、温馨,更加独具魅力。

魅力青岛,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向往之城。前三季度,青岛接待游客7117.5万人次,同比增长98.1%,在2021年宜居宜游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列全国第二,在游客满意度排名中列全国第六,在旅游投资热点城市排名中列全国第十。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国十大向往之城”……人们一次次为青岛投下宝贵的一票,让这座城市尽享荣光,同时赋予了青岛继续前行、变得更好的勇气和动力。

1、时尚,是一种态度也是生产力

时尚,是世界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城市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欧陆风情的历史风貌、温润宜人的海洋性气候,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丰厚多彩的人文底蕴,令这座城市洋溢着时尚而又浪漫的独特风情,青岛因而又被誉为“东方瑞士”。

“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这是康有为给予青岛的赞誉。“这是我可爱的家,名字叫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永恒的符号,时尚动感,温馨浪漫令人骄傲,那一条靓丽的海岸线,把幸福缠绕……”一首《青岛》,唱出了无数青岛人对于家乡发自肺腑的热爱。

时尚,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态度与能力。在青岛,曾经诞生过多个中国第一:开办了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上映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中国第一个有汽车的城市,建设了中国第一条公路,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火车机车、第一瓶矿泉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帆船俱乐部,建设了亚洲第一个海洋馆……

时尚需要现实载体,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时尚的核心是多元文化的集聚、交汇、融合,是创新思想的策源地,重在培育文化、旅游、体育、创意、会展等新的业态。这是青岛的“时尚逻辑”。

今年以来,青岛重点突破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精品旅游、海洋旅游、轻奢时尚、时尚体育、时尚会展、时尚商贸八大时尚产业集群,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时尚与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商贸融合发展,夯实了时尚根基。

一系列创意十足的时尚活动,让青岛一次次展示在世人面前,赢得流量与口碑。

12月4日至5日,素有“红人届奥斯卡,大V圈狂欢节”之称的微博2021超级红人节在青岛举行,滇西小哥、回忆专用小马甲、丁一晨、法山叔等过百位网络红人纷纷亮相,为青岛的网络文化产业和网红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12月11日晚,青岛创新节·点亮青岛的科技时尚秀在有着“最美拐角”之称的大学路与鱼山路交会处举行。养眼的模特们穿着极具设计感的服装,完美展示了科技与时尚之美,再次“点亮”了这座时尚之城,为城市带来了巨大流量。

12月22日举行的时尚青岛颁奖典礼就是对时尚青岛做法、成效的一次全方位“检阅”。颁奖典礼上发布一张涵盖13个类别、130个奖项的年度榜单,将时尚青岛的魅力凝聚、散发。

不止于此,时尚青岛成为一场流动的青春、时尚的盛宴,越来越被触摸、被感知——从球迷到乐迷,从背包客到网红,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赶赴“青岛之约”,成为时尚青岛的见证者、传播者、塑造者。

今年以来,时尚青岛频频赢得鲜花与掌声。9月22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海岸休闲城市竞争力报告》,青岛在宜居宜游竞争力榜单中列全国第二。7月16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酒业协会组织授予青岛市“中国啤酒之都·青岛”的称号。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旅游平台马蜂窝联合发布《中国体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青岛位列2021年体育旅游热门境内城市第三位。4月,《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发布,青岛蝉联“2020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并获评“2020中国城市夜经济创新城市”“2020中国城市夜经济创新案例”,成为唯一同时包揽三大奖项的“大满贯”城市。4月20日,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发布《国际城市旅游投资报告》和《国际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青岛均入选全国前十,游客满意度由2019年的全国第八提升至2020年的全国第六……

青岛身上与生俱来,并被不断传承、激发的时尚因子,正在成为推动这个城市更好前行的重要内生力。一座创意活跃、消费时尚、文化多元、体育发达、展会高端、充满生机、令人向往的国际时尚城正在黄海之滨快速崛起。

2、品质提升,更方便、更温馨

一个魅力之城,既要有气质,又要有品质,既要能够吸引全世界的年轻人来体验、工作、生活,又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感到方便、温馨。

今年以来,青岛聚焦群众出行更加顺心、居住更加暖心、生活更加舒心、办事更加省心,着力解决“堵”的问题,持续整治“乱”的现象,扎实做好“美”的文章,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宜居宜业。

出行更加顺心。一批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重大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长期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的市政设施短板正在补齐,一批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事项目、发展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成了一批利当前、惠长远的好事。

路网是城市的“经脉”。青岛着眼构建“快速成网、节点立体、主干完善、次支贯通”的市政路网体系,建成太原路东延段、安顺路匝道、环湾路—长沙路立交等工程,推进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推动唐河路—安顺路打通、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提速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骨干路网,打通30条未贯通道路,为城市“舒筋活血”,持续消除市民出行堵点和痛点。

新机场连接线通车

生活更加舒心。公用设施更完善,更好用。新建天然气管网151公里,新增城市供热配套面积684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能力760万平方米。推动建成公共停车场32个、泊位1.7万个,促成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全部向社会错时开放,共享泊位近2万个。

居住更加暖心。进一步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丰富改造内容,增加配套设施,启动改造老旧小区216个、面积60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7.3万户;持续推动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4万套(户),成为全国棚改激励支持城市,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开工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改造232万平方米,为既有住宅加装915部电梯,惠及居民3.8万户。

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后焕然一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也是最富竞争力的战略资源。青岛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青岛蓝”更经常地出现在市民的朋友圈中。

今年青岛全面推进60个山头公园的整治工作

广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城市赋能,成为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更“聪明”、更方便、更温馨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青岛将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作,作为当务之急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聚焦群众和企业日常应用最频繁、需求最强烈、感受最深刻的生活场景,发起12个政务服务“一件事”、12个城市运行“一个场景”攻坚战。社会“慧”协同、产业“慧”融合、城市“慧”思考、设施“慧”强基,一个全新的智慧之城正加速形成。11月19日,在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上公布的“2021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竞争力”榜单中,青岛紧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之后,排名全国第六。

当前,青岛正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等为契机,加速迭代。

3、密织“民生网”,让工作生活无忧

城市是供人们工作生活的,所有的指向都应当是为了让人们工作生活更无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这座城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共服务是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青岛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幼有所育、劳有应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贫有力助”的要求,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城乡一体、人人享有、水平适度、公平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全面织密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救助的“民生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关系着千家万户,更关系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未来。青岛以学有优教为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教育现代化迈上新的台阶。今年以来,青岛投入66.8亿元,新建、改扩建20所幼儿园、30所中小学,建成后可提供学位3.86万个。全面完成209所配套园遗留问题专项整治,确保增加普惠性学位约4.8万个。

重庆路第三小学举行秋季运动会

继续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市核酸检测机构达到80家、日检测能力单人单管最高达38万人份。截至11月30日,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009.98万剂次,覆盖955.58万人。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增进市民的健康幸福感:引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建成青岛医院,引进招聘各级各类人才3118名,市公共卫生中心一期、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推进社会保险全面提升,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781.49万人、271.37万人、315.19万人。上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总体调整水平为4.5%。全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由专业养老机构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的城市。全市家庭养老床位数达到1.9万张,共有养老机构286家、机构养老床位4.2万张。将低保、特困救助保障标准提高10%,标准为全省最高。

藏马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青岛实施就业创业攻坚,稳住居民就业基本盘。截至11月底,城镇新增就业36.61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5.44万人;社保参保人数和待遇领取实现双增长;预计全年引进聚集各类人才25万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13.8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规模12.78亿元,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1919.7户,创业密度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让公积金成为宜居的更强保障。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收缴住房公积金2372.9亿元,发放贷款1139.11亿元。全市新增缴存单位1.54万个、缴存职工24.19万人,收缴公积金258.27亿元,公积金制度覆盖192.48万实缴群体。

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今年,全市民生支出安排1100亿元以上,占比超过七成,促进各项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安排26亿元稳就业、保就业;投入41亿元保障疫情防控、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统筹210亿元提升城市环境、改善居住品质……

今年以来,青岛在把握“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普惠可行”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民生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筛选确定2021年市办实事10件32项。目前,这些市办实事均顺利完成,大部分项目提前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人民至上”是让一座城市独具魅力、美好乃至伟大的秘诀。开局之年,青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凝聚起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磅礴伟力。

人心齐,泰山移。心气更顺、心气更高,1000万青岛市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了如此伟力,何愁大事不成。


作者 | 观象君  编辑 | 疾风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