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网上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比出轨更可怕的婚姻危机是“我爱你,却不懂你”。很多人无法理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危机?更有人认为,爱你怎么会不懂你?因为爱一个人不是先要懂他,然后才能上升到爱他吗?其实不然。这里面的懂,是指对对方的心理特质和精神需求了如指掌,并给予恰到好处的陪伴和疗愈。或许倾诉者小婉(化名)的故事能更好地说明这种观点。
小婉说:
“我和老公是相亲认识的,当时我已经29岁,他31岁,我们都有过爱情经历,但体验感都不好,所以恋爱的压力都非常大。在父母的参与和催促下,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相处不到一年,我们就匆匆结婚了。
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吧,我一直认为,别看男人可以在各种场合叱咤风云、奋勇打拼,但回到生活里却是不会照顾自己的,所以他们才需要婚姻,需要女人,而判断女人爱一个男人的程度,就是看她把男人照顾到什么程度。
老公在外企工作,工作非常忙碌,当然收入也相当可观。为了让他安心工作,结婚以后,我几乎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务,并且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从衣着到餐食,甚至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我就会把保健品端到他的面前。遇上他出差,我会按天数给他准备好所有需要的东西。
我们之间的交流并不多,除了商量双方父母和孩子的事。我自以为很爱老公,他也挺爱我,可没想到结婚5年后,他却突然和我提出离婚。原来,他是爱上了大她6岁的女同事。
我委屈地对老公说:我那么爱你,为你付出了那么多,哪点比不上那个老女人?他说,我知道你爱我,但你根本不懂我。你知道我喜欢听什么音乐吗?你知道我的人生规划吗?你知道我遇到困难时需要怎样的安慰吗?你把我当成小孩子,只知道照顾我的吃喝拉撒,那和我的保姆有什么区别?你觉得那是爱,在我看来就是控制。比起你爱我,我更希望你懂我。
尽管我努力挽回,可老公还是抛弃了我。我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02.
从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男人背叛婚姻、抛妻弃子的典型案例,我们完全有理由同情小婉,指责她的丈夫。但是从一个人关注内心、渴望精神需求方面来看,小婉的付出就显得毫无意义。打个比方,就像是你做的饭菜,完全不是对方想吃的,哪怕是山珍海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懂比爱更重要。
懂一个人是什么样?我想大概就像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的李大仁对程又青的感觉。李大仁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知道她很骄傲,那也是因为她够努力,让我觉得她与众不同。但同时,她也很自卑,因为他发现,她的与众不同,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人看得懂。
所以,有时候你必须当她的镜子,诚实地提醒她到底有多好,但不要企图改变她已经习惯的习惯,因为那些小毛病,刚好是程又青之所以是程又青的原因。
她喜欢怦然心动的感觉,却又老是后悔。她常常需要聊一聊,有时候一瓶啤酒,就可以让她畅所欲言。当她有事情想不通、又不想聊一聊的时候,她会躲到书里。
这个时候,请你不要打扰她,等她充完电,吸收完养分以后,她会再一次神采飞扬地出现在你的面前。”
试问,谁能不被这段话打动?当一个人能清楚地说出你的某个喜好或者习惯时,你是不是瞬间有了被看到的感觉。这就是懂得和理解。
就像李大仁说的,镜子根本就照不到你最漂亮的地方,因为那些地方,只有我知道。
03.
道理虽然简单,但很多人依旧困在关系中打转,不知道怎么去表达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不明白“我是谁”。
为什么不明白,就是因为内在的匮乏。因为匮乏,所以给自己包裹上了层层铠甲,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的链接。但感情往往发生在彼此脆弱相对的时刻。
所以,想要懂得别人,你就得先懂得自己,学会坦露自己的无助、失落和恐惧。如果你看清自己,就会发现:许多你为他人所做的,不是爱,是控制;你以为的,不是见解,而是偏见;你说出的,不是沟通,而是情绪。
而这些控制、偏见与情绪深处,都是你深深的恐惧。它们像磁石一样吸咐着你,使你留在一个黑暗的洞穴里,使你无法身心自由。因此,若想解决关系里的苦楚,得先解决自己的恐惧。
去黑暗深处,找到自己,安抚自己,接纳自己,疗愈自己的伤痛,填补自己的匮乏,继而拯救自己于生命的阴影中。
网上曾经有一句流行语,叫: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这句话表达了对链接和关注的渴望。但一个成熟的大人,不应该将生命的满足,寄托在他人身上。你应该努力的方向是:我若懂我,该有多好。(作者|阿慧)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