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丨里院:市井烟火里的青岛独特表情

青岛日报2020年10月6日3版

红万字会旧址:赏心悦目谁家院

大学路和鱼山路的交叉路口,青岛最热闹的网红角,几乎已经成为市民游客老城游历的标配打卡地。然而比之两段覆盖了黄色琉璃瓦的红色围墙交错的场景,大部分人似乎忽略了围墙背后那处更具历史沧桑和艺术价值的国宝级院落。

夏秋时节被法国梧桐高密的枝叶遮蔽的大学路,堪比八大关的静美,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20年前德占时期之前,南连青岛村,北穿起伏丘陵通向台东镇。就在这条与城市年纪相仿的街道南端,14183平方米南北狭长的院落里,1934年至1940年间,一组别开生面的建筑群拔地而起——红万字会青岛分会,作为青岛早期民间慈善机构所在地,其建筑的独特样貌,与之漫长的历史时期功能的屡屡变迁,都烙下城市成长的鲜明印迹。

■红万字会旧址院内传统宫殿式建筑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和金色琉璃瓦尤为醒目。

红万字会所建的狭长的基地原为一条冲沟,依其南北的走向,整个建筑格局南北分布,由一条中轴线串起,特有的三进式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迥异的建筑风格集于一体。其中传统宫殿式建筑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和金色琉璃瓦尤为醒目,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建筑复兴的思潮中,也成为纯粹复古主义的特色样本。特别是大殿、山门、亭这些建筑,除屋顶覆盖传统的琉璃瓦外,斗拱、梁柱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筑成,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安装工艺为当时国内首创,并向政府申请了专利。

1940年建成的罗马柱廊式建筑,最大的建筑特色是屋顶中央的玻璃穹顶,以及正立面四根三层楼高的柯林斯立柱。这处建筑最早作为红万字会的办公大楼,现在,它是青岛人最为熟识的青岛市美术馆的重要展厅——罗马厅。

建筑的独特性和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感,使这里更成为一处极具建筑观赏价值的园区。从周边的山丘远眺,金色琉璃瓦覆盖的大殿屋顶、阿拉伯式建筑纤细的塔楼和穹顶,罗马式建筑相对平缓的玻璃穹顶形成富于变化的组合,使之从周边红瓦绿树交映的景观中脱颖而出,构成老城区全景式构图的中心;而走进这里的游园者,却见园中珍花异木依旧,松绿柏青,与古朴典雅的建筑呼应,尽显神秘清幽,不免生出“赏心悦目谁家院”的旷古幽思。

值得记忆和珍藏的不只有特色的建筑,在青岛文史学者鲁海生前所著的《青岛老楼故事》里,详尽罗列了已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红万字会旧址的历史变迁。青岛解放后,旧址一度作为中华救济总会和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是郑爰居,副主任委员则包括了王景宗、张公制、王卓青、王统照等。办事人员在红万字会旧址办公,收集到的文物也存放在这里;1953年,青岛市图书馆由广西路14号迁到这里,利用了大部分房舍;1955年,其中的部分建筑作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另一部分则作为市图书馆的古籍书库;1957年市图书馆迁回这里;1959年,这里是青岛市博物馆的筹备处;1966年,市博物馆正式在这里成立,后楼的市图书馆书库也移交给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与市博物馆的大学路“聚居”生涯,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市图书馆和博物馆新馆陆续落成方告终结……

而市美术馆的进驻,则可以看作其作为文化属性的公共建筑的功能延续。今天,走进市美术馆的人们会发现,以收藏、研究、展示近现代艺术家作品尤其是本土艺术家作品为主的美术馆,对这一国宝级建筑做了功能上的详细划分:美术馆展厅由罗马展厅、大殿展厅组成,其中三层的罗马展厅总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大殿展厅面积为500平方米。原先作为图书馆的伊斯兰展厅现在则是市美术馆的馆藏画库……人们在这里品鉴艺术之美,而此处建筑园林本身即是其历史最为厚重、艺术价值连城的镇馆佳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文 王雷/图)

里院:市井烟火里的青岛独特表情

一位名叫希姆森的德国汉堡商人在回忆录里记下20世纪初为青岛大鲍岛华人区所做的房屋设计:“我设想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沿着完整的方形街坊四周,是临街店铺和楼上的住间,街坊中间留下一个大的内院供交通之用,也可以成为儿童游戏的场所。每套房屋在内院一侧还用一层高的墙围出一个私人的小院,院子里面是厨房和厕所。”

希姆森应该不会想到,在20世纪上半叶漫长的历史纪年里,这一建筑模式不断蔓延演进,从青砖黑瓦到抹灰红瓦,以大鲍岛为中心,从当时的台西镇拓展到云南路、“海关后”、辽宁路、台东镇等区域,形成独特的城市肌理——“红瓦绿树”城市风貌特征的另一重要来源组成。

■“广兴里”里院中央的院落。

青岛里院,民国时期青岛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商住建筑,承载着青岛市井平民的生活与记忆,绵延至今,于人间烟火中流露青岛人的独特表情。

回溯里院最初的形成,就会发现,它与德国殖民者最初对于这座城市的规划一样,带有鲜明的探索实验性。应当以怎样的建筑形式应对快速成长的城市?面对这一问题,120年前,无论是德国人还是青岛最早的华人市民,都认同一种规范与适从相结合的态度。从事青岛近代城市发展建设与建筑研究的学者金山认为:一方面殖民者专为大鲍岛制定了建筑法规,对这一区域的建设活动作出了严格而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德国总督府却又对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使得华人可以在许多方面按照原有的习惯继续生活下去。

从1898年到1914年,一家名为祥福洋行的德国建筑公司在大鲍岛区域开发了四个半完整的街坊,这些建筑始于四方路、中山路、潍县路区域,临街的建筑立面精美,清水砖为主材,辅以大量的线脚、窗拱、壁柱、巴洛克山墙元素,墙内则多以二至三层带回廊的类似筒子楼的形式围拢成中央的公共院落空间,呈现高密度的居住形态……而这家德国公司的经理就是那位在回忆录中描绘引以为傲的里院设计的商人希姆森。

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一样,里院建筑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典型范式,作为中西合璧、穿越百年的青岛本土建筑样本,在其于20世纪初创生之际,即在建筑形式和功能结构上体现一种超越时代的前瞻性。

而在之后的岁月里,它不仅是影响着老青岛人传统生活和居住方式的存在,更成为青岛人的根脉,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这一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肌理孕育了一种比普通街坊更为密切的邻里关系,直至当下。

“里院即使破败到只剩一个老住户,当你进去跟他打招呼时,用不了多久就会感觉到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味。”青岛历史学者李明在《大鲍岛:一个青岛本土社区的成长记录》中阐释这种人情味:“似乎这个场所对于其中的人,除了具有容器与载体的关联,还有一种微妙的生命气场的联动感。”

这种生命气场的联动感则潜移默化地塑造了青岛人的性格,他们会在称呼上不自觉地拉近与陌生人的关系,由衷的关照和热诚,与人为善的共情,或许都与此有着某种玄妙的关联。在连续三年策划举办“青岛叙事·里院”系列展览活动的艺术策展人林竹看来,昔日里院生活那种邻里间不分亲疏,相互帮扶、依赖的关系,已在几代青岛人的生活记忆里烙下了极其特殊的印记,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情感、行为和处事方式,进而引导带动了青岛地域人文特征的形成和完善。

2019年,在一处已被政府征收的空置的里院中,一场本土艺术家的创作联展吸引了众多市民老街坊聚集,人们在公共艺术赋予的沉浸式场景中重温昔日里院生活;2020年,作为我市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首批试点项目,大鲍岛街区现存最大的里院修缮一新,以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的新身份重启……老城更新的进程中,里院建筑作为重要的功能载体,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目前青岛已有超过70处里院建筑纳入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不久前,一场传统老游戏的新书推广活动在刚刚投入使用的广兴里举行,站在里院中央的院落里,看孩子们游戏的快乐身影在周围简洁朴素的楼体和漆成紫红色的木制廊架的背景前雀跃,让人动容和追记的显然已不仅仅是建筑样式本身。(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文 王雷/图)

波螺油子:街道仪式感与文化符号

在青岛,波螺油子与蛤蜊、扎啤等构成了最强烈的本土文化符号。游客在青岛,可以遇见以波螺油子命名的剧团、波螺油子为招牌的饭庄、波螺油子为标题的书籍;对于本地人来说,“波螺油子”跟港式菠萝油没有任何关系,它指的是一段九次弯折、落差十米的马牙石小路,这段路当年在落雪天让行人头疼不已,但是拆掉之后它在人们记忆里获得了永恒,成为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如今在市南老城区遇见残留的波螺油子路面,那种触感和痛惜也是本地人才有资格反复摩挲的。

城市本土的文化传说,模糊、含混本身就是其魅力的一部分。现存多个版本的解释中,“波螺油子”里的“波螺”公认为是本地人对海螺的称呼,“油子”是“肉”的谐音,“波螺油子”被认为是“海螺肉”的一种演化称呼,它指代的是道路曲折往复、螺旋上升的形态,酷似环状累叠的海螺肉。在比较宽泛的学者看来,“波螺油子”泛指老城区那些由马牙石铺设而成的老路,人们现在仍然能在浙江路天主教堂西侧、苏州路北段找到部分波螺油子路面;而在比较严格的本地学者看来,“波螺油子”指的就是老胶东路,它自西向东九次弯折,五米宽的路面在扭曲间将胶州路、热河路、莱芜路、莱芜二路等连接起来,所以也有说法认为,“波螺油子”最早应该写作“波螺扭子”。

■《青岛往事(波螺油子)》金步松 画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修筑了几十条马路,其中在热河路与莱芜一路之间的是一条自南而北的喇叭口大沟,即波螺油子的雏形。国民政府1922年收回青岛,大约两年后,以马牙石铺成的波螺油子出现在市民脚下。波螺油子由杵状马牙石“钉”成,马牙石多用于欧洲老街道,它表面上看是一个小方石头,实际上是一根长条锥型石条,越踩越实,坚固不开裂,经过多年踩踏后表面被磨得溜滑,雨天甚至能泛起“油彩”,月下则泛起淡淡的碎光。阴晴雨雪,波螺油子在本土孩子的记忆里别有一番意趣。

作为百年老路,波螺油子最为精彩的是它的仪式感。在研究者看来,地势落差最大的苏州路至热河路地段,是真正意义上的波螺油子。由低洼处的平民区到波螺油子顶端的商业区经历九次转折,上行途中屡屡经历反折,上坡的仰视,下行的俯瞰,路的尽头热河路上都市繁华扑面而来;而归途则一步步迤逦而行,坡势陡峭,石墙盘旋,弯弯曲曲归回万家灯火。波螺油子长度不过五百多米,上下却是两重天,这种属于百姓生活的仪式感,也让它成为青岛街道建筑文化的图腾。

波螺油子两侧散布着青岛最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红瓦老房子与马牙石路面构建了标准的老城街道美学。六中的老毕业生、医院的职工、外地赶来的写生者、小商小贩在这条街上摩肩擦踵。1996年,摄影家吴正中在波螺油子抓拍到了一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雨后的马牙石泛着苍老的柔光,与稚嫩活泼的女孩形成了鲜明对照。2001年,青岛快速路一期工程动工,胶东路的波螺油子一部分被拆除,一部分被迁移;老城区各处散落的波螺油子引发摄影家和老青岛人的幽思,这位“波螺油子女孩”成为老城极具代表意义的影像符号,多年来不断有摄影爱好者和热心网友追寻她的下落——她像是一段失落的传奇,把波螺油子这个珍贵的符号具象在人们眼前。

城市文化热潮兴起后,关于青岛文化符号的打捞、修复、重塑成为文化界的热门话题,《青岛符号》《青岛蓝调》等热门书籍也勾起了众多写作者关于青岛老城区的私人记忆。2013年,“波螺油子女孩”终于现身了,1996年被镜头抓拍到时她刚从幼儿园毕业,如今她已经是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了。保持原貌对人与物来说都很奢侈,老城里的波螺油子为海内星散的青岛人保留了追忆的暖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责任编辑:王凤一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