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10月15日讯 近日,青岛仲裁办党组书记、主任王振东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围绕“树牢以当事人为中心理念 推动'亲和仲裁'具象化”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民生观察员:数字化正不断赋能仲裁服务。据了解,仲裁办正在推进“智慧仲裁服务平台”建设,您能否介绍一下建设进展和预计成果?
王振东:“智慧仲裁服务平台”已于9月份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建成多维度核心功能模块,形成“当事人-仲裁员-办案秘书”三方协同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全面实现立案、组庭、开庭、结案全流程智能化,标志着青岛仲裁服务迈入新阶段。
对当事人来说,能通过平台实现仲裁业务“一网通办”,即一个账号通办立案至结案各项仲裁业务。申请立案时上传身份证件、合同等材料,系统自动识别提取核心信息,自动生成标准仲裁申请书,随时随地接收完善信息、补充材料、预交仲裁费等提醒;选定仲裁员时,当事人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专业特长、办案经历、履职评价等,平台将结合案件类型、地域等,智能匹配仲裁员人选,为当事人提供参考;开庭时,仅需一部电脑或手机就能远程参加视频庭审,异地、境外当事人无需长途奔波,真正实现“不见面解决纠纷”。案件办结后,支持当事人对仲裁员、仲裁秘书进行满意度评价打分,把评价结果作为内部重要考核的依据,推动仲裁服务与当事人需求同频共振。
对仲裁员来说,通过平台实时查阅案件进度、在线签署文书等,大幅提升办案效率。同时,平台嵌入了专业仲裁法律知识库,可一键调取法条、类案及解读,辅助高效研判案件。对办案秘书来说,通过智慧仲裁服务平台实现案件统一管理、操作全过程留痕,如果有临界审限案件,平台将自动发送预警信息,提醒仲裁秘书加快推进程序,防止超期。
总体来看,智慧仲裁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夯实“亲和仲裁”具象化成果,助力青岛仲裁在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让每一位仲裁参与者都能感受到依法、公正、亲和、高效的仲裁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