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周浩然、于黑丁:青岛“左翼”文学尖兵

青岛日报2021年4月6日5版

周浩然、于黑丁:青岛“左翼”文学尖兵

双子星座

周浩然和于黑丁是青岛“左联”重要成员,也是青岛“左翼”文学的尖兵。巧合的是,两人老家均是即墨。

在即墨行政区域地图上,周浩然老家瓦戈庄村在即墨西北部平原,于黑丁老家苏口村在即墨东北部濒临海湾。两人还是青岛市立中学校友、在该校执教的中国新文学奠基人之一王统照的学生、“无名”文学小组的重要成员。

在短暂的24岁生命里,周浩然以惊人的毅力和满腔的革命豪情读书、写作,创作了数百万字的诗歌、文章和日记,展露出卓越的胆识和宏阔的革命视野,这些文字中的筋、骨、血、肉,是那个时代响亮的青年之声。

于黑丁少年历经磨难,意志弥坚。1934年秋,青岛地下党组织遭破坏后,他辗转北平、上海、武汉等地,后奔赴延安,转赴武汉、广州,1963年春在河南省文联任职,定居郑州至病逝。“自1933年后,我基本是在搞文艺运动,进行文艺创作活动。”他如此总结自己的大半生。

“汽笛”鸣响,鲜花遍地

“我们今日所受的艰苦,便是明日所享的幸福;我们今日所流的热血,便是明日灿烂的鲜花。”

凛冬已过,春天即来。平原路40号,周浩然在青岛曾住过的旧居所在地、江苏路15号基督教堂,青岛“左联”与汽笛文艺社秘密聚会活动的据点……老城的初春,一些明艳的花朵已将这些地方妆点。从青岛“左翼”文学尖兵到投身革命战斗直至牺牲的烈士,周浩然24年的生命,诠释了他“为正义而生,为正义而行,为正义而死”的人生誓言。

启蒙,走上新文学之路

老青岛的平原路,紧扣这座城市的脉搏。著名文史学者鲁海曾撰文说,蔡元培的故居、无线电台的宿舍、左联活动的据点,让这条马路成为知识分子聚居之处。平原路向上到山顶,即可通观象山,也可通观海山,平原路40号,坐落着20世纪30年代青岛著名律师周孚先的律师事务所。周孚先曾当选青岛律师公会副会长,极有声望;律师事务所的楼上,是其和家人生活的地方。

周孚先的儿子周浩然,1915年4月21日出生于老家即墨县瓦戈庄村,6岁入私塾,10岁时被父亲送到青岛北平路小学读书,11岁时就在父亲监督下坚持写日记。来到青岛的周浩然,目睹社会各界声援工人罢工和反帝斗争,时任北平路小学教员的中共党员延伯真组织全校师生反帝集会,斗争反抗的信念,深深融于周浩然的信仰之中。他在学校发表演讲,还领导同学参加工人和各界人士举行的集会游行,小小年纪即已投身革命实践。

周浩然

小学毕业后,周浩然考入礼贤中学,因不愿接受学校的灌输教育,转入青岛市立中学。在这里的求学经历,成为周浩然新思想启蒙的关键节点。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曾在该校开展革命活动,周浩然在这里遇到了中国新文学奠基人之一的王统照,在他指导下,周浩然和于黑丁等同学积极追求新思想和理论,学习鲁迅、李大钊等人的作品和思想,还成立了“无名”文学小组。“新思想像千军万马般地排闼进了我的脑府,像栉比的大浪潮般在我的脑子里汹涌澎湃起来了!”回忆起当时新文化对自己的冲击,周浩然曾说:“我的心像火一般的热,像火一般的光明起来了”,他“又勇敢、又自由了”!

在新文学的道路上,周浩然不断遇到关键领路人。市立中学进步教员胡文澜非常赏识他,引导他阅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书籍。此时,时局仍在剧烈变动,东三省沦亡、“一·二八”事件的发生,让周浩然在愤恨中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初中毕业后,为求深造,周浩然决定违背家庭前往北平,进入大同中学学习,受到恩师胡文澜的帮助才勉强度日。在国立北平图书馆,周浩然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然而好景不长,榆关失陷后,周浩然辗转到上海,考入大夏中学学习,却因经济拮据交不起学费,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返回青岛家中。

疾笔,入“左联”驱暗引昼

1930年4月,青岛“左联”成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步人士将文化与斗争相结合,青岛掀开了重要一页。

返回青岛的周浩然,与赵世恕、王孚五、于黑丁等市立中学的老同学一起谈论时事,接受新思想洗礼。于黑丁在1995年出版的《周浩然烈士文集》序中,详细回忆了他们一起加入“左联”的经历。一天,《青岛民报》一位地下党同志通知他和周浩然当晚10点后不要出门,在蒙蒙细雨中,造访的正是地下党的市委宣传委员、“剧联”党的书记俞启威和市委青年委员、“左联”党的书记乔天华,经过交谈,他们决定吸收于黑丁和周浩然加入“左联”。“浩然同志好像已深思熟虑,他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立刻表示,这次谈话是我们迈向革命人生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我们前途的最有意义的一步,但路还很遥远,我们一定坚定地走下去。”在市委帮助下,他们收到了从上海寄来的《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政治经济学》等书籍,周浩然和于黑丁着手组织读书会和时事座谈会,在“左联”内和各文学小组开展活动。

1933年夏,周浩然等人发起创办青岛“左联”第一个革命文艺团体“汽笛文艺社”,同时《汽笛》创刊,周浩然设计了刊头。刊头左为高高耸立的烟囱,下为厂房,意为青岛是一座工业之城。“汽笛”二字的设计,重在“笛”字的构思上,看起来“浓眉瞪眼”,意为笛声拉响,以笔作枪,唤醒民众,引昼驱暗,扭转乾坤。青岛基督教堂钟表楼,是青岛“左联”成员与汽笛文艺社成员秘密聚会活动的据点。后来,《青岛民报》开辟《汽笛》副刊,发表进步文章。

心影、明、觉民,都是周浩然这一时期曾用过的笔名,撰写《当》《为了这个》《两种不同的人物》等杂文、评论,如同利剑刺入敌人的心脏,但也激怒了反动当局,“汽笛文艺社”被查封,周浩然受到通缉。

在好友张天羽帮助下,周浩然说服父亲,重返北平大同中学学习。“我唯恐一分钟的荒废,辜负了宝贵的青春;我唯恐我的知识不如别人的广博细深;唯恐在这时代的面前,我不能奋勇向前,被别的人赶上去。”为此,周浩然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只睡4小时,其余20小时全部用来学习。然而,没有人的身体能承受这样的重压,学期末的一天,他口吐鲜血被送到医院,医生告知患上严重肺炎,让他住院五六天,他却悔恨至少耽误自己读五本有益的书。他违背医嘱订了一份《大公报》,又托探病的同学带来刊物和杂志。出院后,执拗于对知识的渴望,周浩然并不把病情放在心上,由肺炎又引起颧骨炎,手术后辗转济南寻找友人和师长,却只探得他们被捕的消息,旋即乘车返回青岛。

从戎,24岁为革命献身

回到青岛的周浩然,因为朋友们遭难心中悲痛不已。这让他意识到,“我觉得不能像以往,老是在图书馆里读着死书,青春时期应当奋发起来”。于是,他有意投入中央军官学校学习组织军队的技术,以便在革命浪潮到来时,“跑到最前卫去”,“为人民设计无限的幸福”。1934年10月,他赴南京求学,后因肺部血管破裂不得已返回家乡疗养。1935年1月,周浩然领导开展了反对李村中学开除60多名学生的斗争,他起草的宣言书被秘密送进市教育局和市长沈鸿烈的办公室。5月,周浩然化名周家美,进入《新青岛报》任编辑,并担任文艺副刊《小青岛》主编。他以“梦熊”“猛士”等笔名,连续发表《介绍傲干》《法租界的惨案》《夜》《给青年作家》《星》《答唐泉东》《漫谈文艺》等进步作品揭露时弊,唤醒民众,周浩然因此被誉为“红色作家”。被迫离职后,1936年10月,周浩然进入国立山东大学哲学系学习,选修的8门课程成绩皆名列学科前茅。

1937年7月7日,全民抗战爆发。周浩然没有随校南迁,毅然回到即墨瓦戈庄村组织抗日武装,成立国术练习所,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1月,周浩然以国术练习所学员为骨干,成立即墨县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并担任总负责人,后又在各村成立“联庄会”,广泛发动群众抗战,他还组织成立了即墨县“联庄会”自卫军。得知驻青日军将沿青烟公路经即墨赴莱阳“扫荡”,周浩然率领成立不久的义勇军游击队在集旺疃村伏击日军,歼灭日军10余人,击毁汽车两辆,而义勇军队员无一伤亡,成为抗战初期青岛地区武装抗日完胜第一战。

1938年5月,周浩然按照中共胶东特委派遣,到国军姜黎川部政治部开展工作,同年秋,任“胶县民众动员委员会”负责人,宣传、组织民众抗日救国。1939年2月,他到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山东分校学习,并于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被派往中共胶东区委工作。7月27日,中共即墨县委在即墨莱阳边区吴家岭村成立,8月设立组织部,周浩然任组织部长。

根据即墨县委指示,周浩然在刘家庄一带秘密开展工作,距此不远的东尖庄村、西尖庄村,是顽军姚士吾部的把守重地,以孙子山为首的“地下反共自卫队”加紧盯梢破坏革命成果。东尖庄村张文斋,是周浩然任命的抗日义勇军刘家庄大队大队长,叛变投入姚士吾部,将周浩然在西尖庄村活动的消息密报。1939年9月9日晚,周浩然在西尖庄村开会时被敌人围攻,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24岁。

诚如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大众的幸福,决不顾惜我的生命;为了他们的自由,决不吝啬我的头颅;为了他们的光明,决不计较我的血液。”“青年们,紧张起来啊!不要做人的奴隶,不要做物的奴隶。”

汽笛鸣响之地,如今年年鲜花遍地。周浩然把“为国家为全世界谋求幸福”作为自己的追求,砥砺一代代青年人昂扬奋进。

由于周浩然一直是秘密开展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内,家人甚至不知道他的下落。1984年1月,周浩然被山东省民政厅正式批准为革命烈士。(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奔波流浪,融入“左联”

1933年,于黑丁加入青岛“左联”,自此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初步突破了为生计奔波的流浪者的思想局限。”

于黑丁

“为生计奔波的流浪者”——这是论者对年少于黑丁恰如其分的概括。

自即墨老家起步,1933年之前的于黑丁,在磐石县(今吉林省磐石市)—青岛市—磐石县—沈阳市—青岛市之间为生计、为学业辗转奔波,愁苦艰辛备尝。

“我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丰城公社苏口村(注:今即墨区田横镇苏口村)一家贫农家庭里,从小随家人奔波东北讨生,在情况好转下,我读过几年小学,也读过两年中学,文艺完全是自修的。我二十岁(注:虚岁)参加革命活动,曾在青岛搞过地下党工作,参加过左联……”1980年1月22日,卸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刚过66岁生日的于黑丁与家乡人通信时如是写道。

不过,于黑丁“文艺完全是自修的”一语欠妥,他忽视了恩师、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的王统照先生,正是因为后者教诲点拨,于氏的人生境况出现重大转折,以后成为中国“左联”作家的重要一员。

“流浪”少年

即墨区田横镇苏口村是一个濒临海湾、三面环山的“美丽乡村”,以村中原小学闲置的旧教室改造的苏口书院内,设有于黑丁生平、作品展示区,陈设虽简陋,但家乡人以他为傲的情感浓烈。

“于黑丁原名叫于敏道,1913年腊月初七出生(注: 阳历1914年1月2日),他父亲名叫于德梓,他还有一个弟弟叫于敏逊。”今年3月7日上午,春光明媚,苏口书院于黑丁展区前,苏口村党支部书记谭长洪向记者简短讲述于黑丁的家史,“于黑丁出生不久,父亲于德梓为养家糊口,跟随同乡‘闯关东’去了,去的是今天的吉林省磐石市,在那儿出苦力。”

于黑丁生平简介载,在族兄施舍下,六岁的于黑丁入村私塾,诵读《百家姓》《三字经》《论语》、练帖、作文,日复一日。1920年,在“五四”运动思想唤醒下,村民们群起议论“要不要剪辫子放脚”,于黑丁听后,自觉地把辫子剪掉,为此,“族兄把我叫到他的书房,狠狠地给了我十三手板。我左手托着红肿的右手,脸额上沁着汗,咬着牙,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跑回家去”。两年多的私塾生活后,于黑丁跟随母亲辗转前往磐石县,和父亲一起“讨生活”。

1924年,自东北返乡的于黑丁走进远房亲戚开办的国民学校,在此度过三年较安顿的校园生活。1927年经亲戚介绍,他来到青岛,考入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在原私立明德中学校址上开办的胶东中学。因为家贫学费时断时续,暑假时于黑丁在建筑工地当小工挣钱糊口、交学费。“晚上与同乡挤在工棚内,乡亲睡下,我就在油灯下阅读书报、练字习作。这样生活了半年之久,考入市立中学。”1985年春,在郑州家中,于黑丁向青岛来访者讲述了这段窘迫的日子。

从现存档案来看,于黑丁考入的是青岛市立中学高中部文科,时间为1929年秋。在这里,他成为王统照的学生,并在王统照指点下,开始新文学写作。晚年,于黑丁撰写《深切怀念王统照师》,文中写道:“在我艰难的人生历程中,值得我思忆和回味的事,再也没有比我获机缘认识‘五四’时期著名作家王统照先生更令我感情激奋的了!”在王统照引领下,于黑丁与同学组织起市立中学“无名”文学小组,一起习作切磋。未久,在叶圣陶主编的上海开明书店《中学生》杂志上,于黑丁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乡情》,文学创作的热情陡然高涨。

这段令人惬意的幸福时光仅维持了九月余。1930年春夏之交,传来远在吉林的父亲患大病的消息,于黑丁寝食难安,终于挨到暑假,即打点行李远赴磐石。病中的父亲向他表示,已无力继续供其读书。幸得亲友相助,于黑丁赴沈阳考取了张学良为董事长的同泽学校,终于完成高中学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于黑丁“从血泊中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出古老的沈阳城,在难民群中遭受着种种苦难和悲患”,1932年春,死里逃生,辗转数千里终于回到青岛,一时悲喜交集。

参加“左联”

于黑丁到青岛后,接受《青岛民报》总编辑杜宇之邀,担任该报编辑,负责编辑一周6期的副刊《文艺》,同时兼任两个文学周刊的编辑,一个是国立青岛大学学生办的《文刊》,一个是“钟社”的《钟》。于黑丁任编辑期间,王统照曾用笔名“剑三”在《青岛民报》副刊上连载长篇小说。于黑丁也以于敏道、于雁、于睿等笔名,发表一些小说和散文。凭借副刊这个平台,于黑丁与崔嵬、孟超、臧克家、吴伯箫等岛城文学才俊建立了友谊,他还与同乡、市立中学校友周浩然关系密切。

为响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秘书处做出的“以读书班、讲报团、说书队等形式,组织地方学生青年”的决议,青岛党组织在发展“左联”中开展读书会活动。于黑丁、周浩然等年轻人均感到迫切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用革命理论武装头脑。当于黑丁将这一想法向市委汇报后,不久从上海寄来两个邮包,于黑丁事先委托在外国洋行工作的朋友设法避开官方检查,邮包通过洋行转来,内有《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政治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33年茅盾的长篇名著《子夜》问世,但自沪运到青岛的《子夜》被反动当局扣留。于黑丁从王统照处得知茅盾通讯地址后,便写信向他求助,收信后茅盾挂号给他寄来一本。由此,开启了于黑丁、茅盾终其一生的友谊。“文革”劫后余生,有感于“江青自称过河卒子,盖谓有进无退”,茅盾作一首打油诗,后写一长条寄给于黑丁。于黑丁装裱后,挂于家中客厅。

1933年6月,于黑丁、周浩然、郭锡英等人相约在彭也夫家,组成“汽笛文艺社”,编辑出版文艺周刊《汽笛》。王统照、臧克家、崔嵬、龚冰卢等人均为该刊撰稿,“汽笛文艺社”为左翼文学重镇,在青岛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笔。9月,“荒岛书店”开张后,遂成“左联”小组重要活动地点,乔天华、于黑丁时常以书店为秘密地点召开会议。1934年1月25日至3月3日,在上海方含章、陈栾合编的五日刊《文化列车》第8期至第11期上,于黑丁以《几个作家在青岛》《不能忽略了一九二九年的文坛》《“九一八”以后的文坛》和《谈到最后的文坛》为题,分四次介绍青岛文学界状况。

1934年夏,于黑丁与青岛《晨报》副刊编辑萧军相识,通过他与寓青的东北籍作家萧红、舒群一起进行革命文艺活动。同年秋,中共青岛地下组织再遭破坏,“左联”成员俞启威、姜宏、王令菲先后被捕,于黑丁等人被通缉。逃离岛城后,于黑丁返回即墨,潜入乡下躲避,1935年初赴北平,是年秋辗转沪上,参加上海左翼文艺活动。1936年4月,于黑丁通过萧军与鲁迅建立联系。4月20日,鲁迅日记载,“得于黑丁信,即复。”22日,于黑丁将小说《路》寄给鲁迅请教,经鲁迅指导和推荐,《路》发表在6月15日《作家》第1卷第3号上。未久,于黑丁短篇小说《站长》经茅盾指教修改后发表。上海 “八·一三”事变后,于黑丁奔赴华北前线,在豫北、冀南开展战地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5月于黑丁在武汉加入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0年秋在周恩来安排下自重庆赴延安,1945年秋作为晋冀鲁豫干部挺进大别山深入生活,出任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常务理事,主编《北方》杂志。1948年奉命南下,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汉市文化局局长、湖北省文联主席。

晚年返乡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于黑丁回到老家住了些日子,我父亲当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常和他在一起聊天。于黑丁以村前的三座山为背景,创作了神话小说,手稿完成后给我父亲看过。可能是接下来的运动一个接一个,手稿丢失,这篇小说最终没有发表出来。”谭长洪说。

1960年,于黑丁任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1963年3月,任河南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自此定居郑州。

1979年,即墨作家肖冰与居住青岛的河南籍著名作家刘知侠聊天时,刘知侠说,“在我的家乡河南主持文联工作的于黑丁,是你的即墨老乡。”肖冰听后,很是高兴,便把创办的文学刊物《新叶》寄给于黑丁,请他过目指教。

1980年1月22 日,于黑丁从郑州给肖冰写来一封长信,对家乡的文艺创作表示热情鼓励和支持,信中还讲了他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家乡记忆,最后写道“去年刘知侠专程来郑州,我们说好了,我想找机会去青岛住一个时期,也很有老来还乡的想法。”

1981年夏天,于黑丁、吴萍夫妇回到即墨,这是于黑丁生前最后一次回家乡。翌日,应肖冰之邀,在所住的招待所会议室,于黑丁与20多名家乡业余作者座谈,“于老没有半点架子,十分认真热情地讲了一个半小时。他讲到了党的领导,讲到了作家的责任,以及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肖冰在回忆文章中说。

1988年4月,于黑丁获中国作协颁发的编辑工作荣誉奖。2001年2月4日,于黑丁在郑州病逝,终年87岁。

对于于黑丁笔名的由来,有人揣测说,于家祖祖辈辈没有一个识字人,皆为“白丁”;笔名“黑丁”,寄望变“白丁”为“黑丁”振兴家业之初衷。不知于黑丁生前对此解读是否认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宗伟)

责任编辑:王逸群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