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沈从文:波光云影,一生仅有

青岛日报2020年10月29日13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六部分·文人学者

77

沈从文:波光云影,一生仅有

1961年六月,中国作协安排沈从文赴青岛休养——青岛也是他上世纪三十年代执教高校的地方;八月回到北京,沈从文写了一篇散文《青岛游记》,这么一个普通的题目,他写了两万五千字,超过他绝大多数小说的篇幅。在文中他写道:“我一生读书消化力最强、工作最勤奋、想象力最丰富、创作力最旺盛,也即是在青岛海边这三年。”在这位文化老人86岁的人生中,从湘西到北京走遍了世间难走的路,青岛的波光云影留给了他“四最”,也是他多灾多难人生中难得的光影旖旎时段。留在青岛的青年沈从文、留在沈从文心中的青岛,在彼此印象里两相唱和、互致深情。

坐落在百花苑的沈从文塑像。

沈从文(1902-1988年),中国著名作家、文物学家,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1931年-1933年,沈从文应聘青岛大学中文系讲师,此时他已经是文坛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发表了《萧萧》《丈夫》等短篇小说代表作以及《月下小景》《八骏图》等作品;15岁他从湘西加入行伍,脱下军装后先是在北京大学旁听,后来在文坛崭露头角,与胡也频、丁玲一起在上海创办了《红黑》杂志,也凭借胡适的关系担任了中国公学的教师,遇见了“合肥四姐妹”里的张兆和,开始了狂热的追求。如今他在青岛落脚,此时青岛大学正是气氛祥和、蒸蒸日上的势头,校长杨振声带头,与闻一多、梁实秋等组成“酒中八仙”,教授们日常欢饮,其乐融融。而新秀诗人陈梦家加入青岛大学后,也让大学里的新文学气氛更显浓厚。

这一年,青岛大学在福山路新建的教师宿舍楼刚刚落成,建筑瓦砾尚未清理干净。沈从文在回忆里写道:“房屋刚粉刷过,楼前花园里花木尚未栽好,只在甬道旁有三四丛珍珠梅,剪成蘑菇形树顶,开放出一缕缕细碎的花朵,增加了院中清韵风光。”沈从文称北京的居所为“窄而霉斋”,贫困的情形让探访他的郁达夫都受不了,写公开信催他放弃文学、找个事做;而在青岛沈从文住进了讲师的单间宿舍,“我的住处已由干燥的北京移到明朗华丽的海边。海天那么宽阔,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沈从文后来在《水云》里写道,“用身前这片大海教育我,淘深我的生命。天与树与海的形色气味,便静静的溶解到了我绝对单独的灵魂里。”沈从文故居占地1055.6平方米,建筑面积489平方米。砖木结构,基石为花岗岩,坐北朝南。

沈从文创作的两个重要题材,一类是湘西主题的乡村文化小说,另一类是城市背景下人性扭曲主题的现代小说。在青岛期间,沈从文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单单在1931年,他就出版了《石子船》《沈从文子集》《龙朱》《一个女剧员的生活》。其中《虎雏》《三三》《黔小景》都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他后来给儿子起名“虎雏”。而在青岛的第二年,他写出了重要的作品《从文自传》,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建立了一个具有独立形象的作家。这本书被研究者认为是沈从文确立个人艺术形象的分水岭,他的得意门生汪曾祺说,“这是一本奇妙的书,告诉我们一个人是怎样成为作家的,一个作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接受哪些教育。这本书可成为一本‘美的教育’。”

位于福山路3号的沈从文故居。

青岛期间沈从文经历的一件大事就是徐志摩飞机失事。1931年11月21日,沈从文得知徐志摩在济南遇难,急忙搭夜车赶赴济南,与北平来的梁思成、张曦若等一道去当地一个小瞻看徐志摩的遗容。此前一周,沈从文还写信拜托徐志摩为自己在青岛大学的旧同事找工作,还在信里开玩笑要为徐志摩准备五十大寿礼物。如今徐志摩不到35岁就意外死亡,沈从文用一生消化这个重大打击。

也是在青岛期间,沈从文完成一件人生大事:向张家提亲。1932年夏天,他带着一堆英译精装本俄国小说,赶往苏州九如巷张家。这次苏州行颇为成功,沈从文得到了小舅子送的一瓶汽水,回到青岛后,他接到了张兆和那封著名的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隔年,两人在上海正式订婚。张兆和订婚后跟着沈从文来到青岛,在已经改名为山东大学的学校图书馆做外文书刊编目工作。这一年八月,沈从文辞去教职,应杨振声之邀赴北平参加中小学教科书编辑工作。

在青岛的三年,后来多次出现在沈从文的写作和回忆录里,在创作谈《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散文《水云》、自传《从文自传》里都有生动描写。1962年,沈从文回到青岛小住,回忆当年在崂山逗留的六七天,“仿佛若有所遇,神光离合,不类人间”。回忆三十年前,他和青春正好的张兆和一起在崂山北九水游玩,听到一个小女孩为祖父离世而大放悲声,当时他就向张兆和承诺,“我懂得这个有丧事女孩子的欢乐和痛苦,正如懂得你的醇厚和爱好一样多一样深切。我要把她的不幸和你为人的善良结合起来,好好用一个故事重现,作为我给你的一件礼物。”这个在崂山许下的承诺,包含了女孩、祖父、善良的人们、不幸的生活等各种元素,幻化成沈从文一生的小说巅峰,即是现代文学的扛鼎之作《边城》。 米荆玉

78

曾呈奎:大海的儿子轰轰烈烈过一生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紫菜和海带是两种人们最为熟悉的海洋食物,它们物美价廉,带着海洋的新鲜气息,还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把它们带上餐桌的,正是扎根青岛的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

曾呈奎塑像

曾呈奎是中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用一生,进行了一场耕海泽农的科学远征。而这场远征中,最艰难也最辉煌的一段,是在青岛走过的。

1909年,曾呈奎出生在厦门的一个华侨世家,自小生活在农村的他,目睹了太多劳动人民的艰辛,为自己取号“泽农”,立志要研习农业科学。尽管喜欢音乐,1929年,曾呈奎还是考入厦门大学植物系学习。当时,他看到人们采集野生海藻食用,当即萌生出“海洋农业”的想法,要为人们在海上种粮食。就此,年轻人的心中种下了“沧海桑田”的种子,从此开始了与大海结缘、轰轰烈烈地奋斗的一生。

彼时,国内对海藻的研究寥寥无几,大学毕业后,曾呈奎攻读海藻专业研究生,后进入山东大学、岭南大学,任副教授。这期间,为了摸清我国海藻资源的“家底”,曾呈奎南从海南岛、东沙岛,沿着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北到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在这场艰难的海洋征途中,采集了数千号海藻标本,成为中国海藻研究的奠基者。为了与世界最新科研成果接轨,1940年曾呈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藻类学、湖泊学和植物生理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曾呈奎就想回国,但二战期间中美交通几乎断绝,曾呈奎只得留在美国继续进修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化学以及海藻研究。

前往青岛,是曾呈奎做出的第一次人生重大选择;留在青岛,是曾呈奎做出的又一次人生重大选择。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童第周受校长赵太侔之托,写信给曾呈奎请他到山东大学工作。“我的事业在中国”,曾呈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条件,从此与青岛结下不解之缘。在青岛,虽然科研条件艰难,但曾呈奎的心是火热的,青岛解放前夕,曾呈奎拒绝了前往台湾的邀请,与家人分别,留在青岛耕耘祖国的科研事业。

曾呈奎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在青岛,曾呈奎出任山大教授,与童第周一起办起了山大海洋研究所,与童第周、张玺一起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即中科院海洋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为了给老百姓的餐桌上添几道菜,曾呈奎发明“夏苗培育法”,及“陶罐海上施肥法”和“海带南移栽培法”,解决了海带育苗和栽培的难题。在紫菜人工培育技术攻关中,以人工生产壳孢子开始了科学种植紫菜的新纪元。这些技术,让我国成为世界海带和紫菜生产大国,让国际海洋生物学界刮目相看。他首次在中国发现了原绿藻,开拓了海藻比较光合作用和进化的研究领域,丰富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海藻基因工程研究实验室。

曾呈奎是我国“蓝色农业”的先驱,率先提出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的道路,1980年,“耕海牧渔”在胶州湾开始试验。曾呈奎的科研,对于虾类、贝类、鱼类为代表的海水养殖以及海洋药物、食品浪潮的兴起影响深刻。他先后多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部委)奖。以“曾呈奎”命名设立的“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

“人生只有一次,何不轰轰烈烈过一生”曾呈奎的这句话,亦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他留给青岛、留给海洋生物学的宝贵财富,永远让人们感念。 马晓婷

79

洪深:在“失地”青岛上演的人生蒙太奇

如果将中国戏剧和电影先驱洪深的青岛往事重新加以剪辑,便是一段悲欣交集的人生蒙太奇,其中有无尽的哀伤,裹挟着稍纵即逝的欢欣,那是对失去的家的追忆与痛悼。他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以文字或影像。而这一幕幕往昔于历史的洪流中上演,本身便如同一部戏剧。

1915年,清华校园的一名学生以“乐水”的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青岛见闻录》的近万字随笔,其中描摹彼时他眼中的青岛与居民,如同一部社会学调查报告。其中讲华人,“寓岛华人可分三级,上级为大人先生……中级为寻常商人,及洋行中司事翻译,每月得数十至数百元不等。下级如苦力及人力车夫,每日得一元以上……本处乡民,贫苦特甚,大半种地瓜而食。如有食大米者,即目为富豪。而山多田少,且不易种”;讲德国人,“德人好饮酒,好乘汽车……如乘汽车出游,每过酒肆,必狂饮”。而这位家在青岛、敏于观察和思考的清华学子,正是洪深。

坐落在百花苑的洪深塑像。

洪深(1894—1955年),字伯骏,江苏武进人,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剧作家。1933年来青岛接替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1913年,洪深的父亲洪述祖将家搬到作为德国租借地的青岛。在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时,洪述祖曾担任内务部秘书,因卷入宋教仁遇刺案而不得不避居青岛。举家避祸,却成就了正在清华读书的洪深的一段美好时光:连续两年的寒暑假,他都在青岛度过,或在福山路1号的家中,又或到崂山南九水去往麦克伦堡途中的一处别墅——观川台,他在那里种花、种菜,在池塘养鲫鱼,在涧水中洗浴……也是在此时,他获得崂山梨的启发,写下了戏剧处女作《卖梨人》,也是国内第一部有对白的独幕话剧。

然而时事的波谲云诡却容不下这单纯的小确幸。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日本攻占青岛,观川台的家被鹊巢鸠占,变为一家日本料理店。在1934年《我的失地》中,洪深写道:“每次到青岛,总是设法到南九水去探视一次,独自一人的时候多。”但他“轻易不敢对人家说,我才是这屋的真正主人;人家也不晓得我还有这样一块‘失地’”。此后不久洪深便赴美留学,并在异国他乡闻听了父亲被处以绞刑的噩耗,他转攻戏剧,并在当时向朋友表示,要暴露和鞭挞社会的丑恶与不公,便只有学习他所熟悉的戏剧这一条路。

洪深的人生再度与青岛这座城市交集是在1934年,彼时他从上海到青岛,接替梁实秋成为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的主任,教授《大学戏剧》、《小说选读》等课程,并创办了“山大剧社”。以个人家族史为原型、展现1897年到1922年25年间城市历史背景的电影剧本《劫后桃花》,也在此时孕育而生,为中国电影艺术首创了文学剧本的样式。担纲主演的电影明星胡蝶在回忆录中记下了1935年的拍摄场景:“这部电影共分二十四景,外景九处,内景十五堂,九个外景全部在青岛拍摄。在青岛拍摄的外景地有:海滨、沙子口、李村、总督府等地,于1935年在青岛摄制完成,为中国电影界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同年7月,与老舍、王统照等12位文化名人共同创办了文学期刊《避暑录话》。

如今,观川台早已不见踪迹,只有福山路一号的别墅,依然如故。这座三层的德式楼宇,占地1034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42平方米。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基石为花岗岩,地上两层,有阁楼及地下室。一层由厚重的石墙砌成,二、三层为黄色立面,高大的门厅,拱形窗户,歌特式的屋顶,置于院落中的高处,在青岛已经挂牌的近50处名人故居中,尤见宽敞和气派。

“北地的十月梢,树上的叶子,应当都是黄落了,然而青岛还没有落;青岛的树上依然是青的。有人说,青岛的好处,就好在青上,如果没有这些树,青岛便和别的城市一样,不见得有什么出色了。这句话也许是真的。”1934年,洪深在《留得青山在》中这样写道,当是他重回故园,但见物是人非的心境吧。  (李魏/文 王雷/图)

责任编辑:刘聪聪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