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观海新闻客户端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 东麦窑:诗意栖居的崂山表达

青岛日报2021年2月8日7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五部分·美丽乡村

106

东麦窑:诗意栖居的崂山表达

崂山沿海,正崛起中国最美乡村群落,枕海而居的东麦窑作为其中的样板村落,在流清湾海水的潮起潮落中,珍藏着山海的馈赠。一排排古老的石头房,静默讲述着这个古老村落的故事,若是春日到来,整个村落便会被掩映在漫山遍野的樱桃花、杏花中。东麦窑,以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诠释着仙居崂山的诗意。

鸟瞰东麦窑。

东麦窑社区位于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在国家5A级景区崂山脚下,是崂山南线旅游的必经之路。社区占地95亩,有山峦1000余亩。背依崂山,面向大海,干净、整洁是人们对这个村落的第一印象。保留完好的传统民居和精心打造的民宿,充斥着浓郁的青岛特色乡土文化气息,让这里透出一种古朴的亲切。

每一个有特色的村落,都应该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东麦窑的文化脉络几经更迭,据记载,崂山曾布满檀木、楸树等乔木,曾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五代十国后,逃避战乱的人流落此处,以伐木烧炭维持生计。两宋时期,居民开始烧制木炭、烟黑,并将熏制的烟黑运到江浙一带制墨。伐木烧窑的人被称为“窑猴子”。

东麦窑最早的先民唐氏,在明万历年间自王哥庄青山村迁来,后子孙繁衍,不断开垦土地,渐渐聚居形成村落。清朝时期,东麦窑属即墨县。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划归青岛市管辖范围至今。清朝乾隆年间,李氏先民迁居至此,村庄还残存用小石头砌成的被烟熏得像墨一样漆黑的残窑废址,遂将此称为“墨窑”。近代由于崂山方言“墨”和“麦”吐音相同,久而久之即成了“麦窑”。后来又分为东麦窑、西麦窑。

近年来,旅游业正成为带动东麦窑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仙居崂山——东麦窑主题民宿”的打造,让东麦窑名声在外,目前已建成23户特色民宿并投入使用。这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的石头老屋在改造过程中,以当地“福”文化为出发点,围绕“福禄寿喜学”的吉祥如意主题对村子院落展开建筑、环境、配饰与品牌的策划和设计,形成崂山高端精品民宿品牌,焕发别样的生命力,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景观。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之自身的资源条件,为东麦窑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近年来对于文化、艺术氛围的挖掘,这个昔日小渔村摇身一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海—村”乡村空间布局。目前,村内有民宿约60家、农家宴十余家,呈聚集化品牌化发展趋势。

文化氛围的营造已经融入东麦窑社区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仙居茶事”游客接待中心作为公共活动空间,设置有图书阅览区、餐饮区和娱乐区,与室外村居广场无缝衔接,让游客和村民同享休闲体验。品尝以崂山农家菜为主体的宴席,进行海上垂钓、沙滩休闲,东麦窑的旅游体验正不断丰富。游客还可以沿着环山观光道路欣赏这里的山海美景,除了木栈道,还有特地收集原生态老石料铺成的石头路。在环山路的两侧,种植了1000余棵樱桃等当地特色果树,无论是盛花期的浪漫,还是盛果期的甜蜜,都是独一份的乡村生活印记。

近年来,东麦窑社区先后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等称号,社区以特色农旅一体化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围绕“山、海、居、墨、渔”等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天然禀赋和培育乡村特色文化,建设富有山海文化特色的艺术小镇,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107

后石沟村:世外桃源,影视添翼

美丽乡村是乡村的共同愿景,而每个乡村的魅力又各不相同;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后石沟村,一个原本是世外桃源的小村庄,与一部乡村题材电视剧《温暖的味道》偶然牵手、互相成就,最终村庄变成了符合现代人内心“向往的生活”的乡村范例。而电视剧《温暖的味道》也成为央视年度重点剧集,将在今年与观众见面。影视与美丽乡村的结合,后石沟村并非第一个;然而将乡村的内在美与剧集的人文之美结合,展现乡村的新生态之美,为乡村插上影视的翅膀,后石沟村算是影视深度融合在青岛西海岸的优质样本。

后石沟村一角。

后石沟村紧邻铁山水库,在铁山水库周边发现了龙山时期的石斧等石器、陶鼎足等陶片以及龙山时期的水井,汉代的陶豆、陶壶等残片,以及元明时期青花瓷残片等,可见这块土地历史渊源之深厚。处在铁山水库之畔、群山之间的后石沟村自然环境优越,青山绿水,丘壑优美,三面环山、一面靠水的地理位置非常突出。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后石沟村的优势并未得到深入开发,村民们一直过着田园稼穑的生活。在得知《温暖的味道》剧组来西海岸选景后,铁山街道把后石沟村纳入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加大了对剧组的吸引力度,也让后石沟村从地下到地上、从村居到道路来了一次彻底的升级,把人人心中畅想的美丽乡村在后石沟村变成了现实。

“大槐树”这一文化符号深植于齐鲁村居之中,也是一个村庄的集体记忆。一入后石沟村,迎面一棵三四人合围、苍翠擎天的大槐树,也是后石沟村为《温暖的味道》所构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沿着主路进入村庄,传统四合院、特色农家院鳞次栉比,沿着山坡起伏,既有民居特色又有现代风格。据介绍,后石沟村乡村景观改造整体工程耗资2000万元,建成了大槐树、淘宝商店、景观道路等电视剧拍摄配套设施,还引进民营资本建成了四合院和谷仓两处影视建筑以配合剧情需要,最终使得后石沟村呈现出“内外兼修”的气质。

在村居细节呈现上,后石沟村具有年代感的街景让人流连,村居墙上的绿植花墙生机勃勃,原木风的民居非常接地气,蔬菜基地、村民体育活动场所都被影视剧中的镜头一一纳入,后石沟村的优美景观令人心旷神怡。村庄原生态生活固然美好,现代村庄生活也是影视作品体现的重点。在《温暖的味道》里,村民生活融入了直播、美食、民宿等时尚元素,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以及“海青茶”“驿站”等传统文化亮点镶嵌于剧情里,让故事更加饱满,也充分体现了本地乡村文化的特色。后石沟村的变迁,让当地村民满怀喜悦,也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富有山水意境之美的民宿、体验原生态美食魅力的乡村餐饮等产业也成为后石沟村的新着力点。不少游客来到后石沟村后直呼“不想走了”,人们内心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得到了完整实现。

后石沟村一角。

《温暖的味道》里,靳东扮演深入基层的第一书记孙光明,他在新形势下开拓生态新农村,发展生态新农业,带领全村村民走向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而在现实中的后石沟村,不仅有剧中的生态新农业,还亮出了“乡村影视基地”的新招牌。在西海岸影视产业大发展的背架下,后石沟村的影视拍摄外景地功能得到了充分放大,在接受采访时后石沟村方面表示,未来将依托影视旅游产业聚集的人气,借势打造旅游产品,以自然资源为特色,以影视文化拍摄为名片,打造影视拍摄、特色民宿双动力的文化旅游型美丽乡村。如今的后石沟村,既是一个具有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世外桃源,又插上了生态新农业、乡村影视外景地的发展双翼,已然成为乡村文化、乡村美学的代表,也是现代人乡情、乡恋的寄托之地。随着一部部乡村题材影视作品的推出,后石沟村的形象将出现在千家万户的荧幕上,把乡村之美呈献给观众和游客,成为极具示范意义和产业发展前景的美丽乡村目的地。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108

上沟村:白涧幽谷秀,如入画境

坐落于铁橛山北麓的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上沟村,拥有600多年历史,有村民100余户,行走于山谷间的村落,百年老屋见证着时光的变迁,精致严格的建筑形制体现着原生态的乡村风貌,让这里成为不可多得的极具文化历史传统特色的山区、景区自然村落。马林涧、直涧谷、槐花谷等九道山沟涧幽谷秀,使上沟村如入画境,故人称九上沟。

美丽的九上沟。

《山里杨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杨姓由小云南迁居济宁州东关杨家坝,万历年间九世杨成迁居山里,其子杨邦臣迁此立村。因地处山沟上游,得名上沟。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清道光年间称上庄,民国时称上沟村。村中有周代文化遗址,出土过陶器等文物,村东侧有一口古井,井旁立有刻着“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初一日”字样的石碑。村中一棵据说树龄300多年的槐树,无言诉说着老村悠久的历史,一条河流自西向东,河道顺应山谷蜿蜒曲折,山、水、村庄有机融合,宛若天成。

提起上沟村,就不得不提到这片具有传奇革命色彩的红色老区“杨家山里”。上沟村是杨家山里六个村庄之一,70多年前,杨家山里的百姓和地下党组织联防,政治上不受日伪管制,经济上不向日伪纳捐交粮,即使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这里的红旗仍在飘扬,成为周边地区抗日的“领头雁”,直到今天一直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和本色。

如今,革命老区因旅游而焕发生机。初春时节,古朴的村落被掩映在一片花海之中,竞相绽放的樱桃花,肆意点缀着街巷和山谷,人们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感受百年村落的古老诗意和盎然生机。花海背后,是上沟村以樱桃为代表的鲜果采摘产业。每年五月份,在位于上沟村的九上沟风景区,鲜嫩甜美的樱桃让游客络绎不绝,成为村庄的盛事。游客来到这里,游古村、品鲜果,吃农家宴,看红色文化,饱览铁橛山风光。在这里,老区红色精神与樱桃产业发展相结合,使上沟村的樱桃产业在众多的采摘项目中脱颖而出。从2015年至2020年,九上沟旅游文化节期间的游客人数从2万人增加到10万人,村集体收入由15万到75万,自营采摘和鲜果出售为每户带来3到4万元的收入。同时,上沟村独特的山水风景和饱蕴乡愁的村居风貌,已成为不少艺术爱好者、艺术专业学生采风写生的必选之地,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沟村村史馆。

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让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铁山街道牵头组织专门力量对上沟村区位条件、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历史文化等要素进行了摸底调查和深入挖掘,明确了村庄发展定位、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发展方向定位为集民俗体验、旅游民宿、生态休憩、展示表演、餐饮销售于一体的最具青岛气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山谷型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乡村综合体。同时根据村庄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旅游发展的基础及地形特点,结合村庄旅游开发的实际需求,将上沟村区打造成乡村体验与艺术创造区,形成慢行游览线、滨水休闲线、乡村特色采摘线。

时间的年轮一圈圈延展,老村的故事却历久弥新。上沟村“原乡、原水、原生态”的独特自然资源不断被挖掘,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共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家园乐园田园“三园共享”,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美丽田园轮廓不断清晰,山水乡愁皆入画,多彩生活绘出崭新图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责任编辑:程雪涵

0
最热评论
热门评论
来说两句吧...
表情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