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4月21日第7版
一周说
智库开良方 落地方奏效
在城市形象重塑、城市能级跃升、城市品质改善的蜕变中,青岛亟须汲取各方智慧。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校和社科院专家学者的建议、提案和“好点子”,反映现实、表达民意、沟通官民、贡献智能,是城市各方智慧的主要“聚集池”。如果部门积极回应这些良方,政策及时跟上,闭环机制全力保障,必会实现推进城市治理的强大“疗效”。
应该说,近年来,各级“城市智库”每年都会推出大量高质量、有见地的城市发展良策,这些饱含着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的“锦囊妙计”,也成为各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提升效能、实现转型的重要智慧之源。但不得不承认,由于历史遗留、职能交叉、责权不清等各种桎梏,这些“施政良策”不同程度地遭遇到“中梗阻”,以致落地维艰。因此,想要让这些好点子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切实为城市发展带来良好的治理效应,必须在机制上不断创新,实现调研、建议、推进、落地各环节的“闭环运行”。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架空线缆已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和安全的突出问题,如何实施架空线缆精细化管理成为城市各级“智库”的关注焦点之一。 此前,本报“圆桌话题”栏目就如何治理“城市架空线缆管理乱象”进行过深入探讨。应该说,无论为提升城市景观,还是为消除安全隐患,架空线缆统一管理都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未来趋势。可由于空中管线分属复杂,协调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 此外,地下管位难寻、施工组织困难,也是架空线缆治理面临的棘手难题。事实上,在架空线缆管理方面,上海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经验。据悉,早在三年前,该市已启动架空线缆入地工程,配备8米多高的四层综合电线杆,不仅集纳通信、信号、路名标示等功能于一身,还能自动感知状态,及时预警,为有效解决架空线缆乱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而就我市线缆乱象难点,在记者采访中,薛月海、孙永良等市政协委员也分别提出了“统筹管理,数字监控”“明确权属,分批‘入地’”等良策。但即使政协委员积极建议,媒体全力推进,到了真正的落实环节,却无部门愿意“接招”,致使这些真知灼见至今依然“束之高阁”。
不仅如此,本报“圆桌话题”栏目此前推出的许多涉及城市治理、民生热点话题,诸如“房产证办证难”“立体停车设施叫好不叫座”等,也都邀请各级专家学者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发表真实观点,开出治理“良方”,但最终都因无部门愿意主动出头而流于“纸面”。因此,未来要想全面发挥各级“城市智库”作用,让“治理良方”落到实处,起到真正的“疗效”,还应在调研、建议、落实这个“单向链条”上设置“监督键”,通过“监督”实现“闭环效应”,发现悬而不落、落而不实,要限期整改,切实消除“中梗阻”,打造建议落地的“闭环运行”系统,为接地气、有温度、有情怀的建议落地保驾护航。
机制是保障力,政策是推动力。有了机制做坚实的制度后盾,但如果缺乏政策的“药引子”,最终“良方”奏效依然会遭遇“末梢梗阻”,无法让“阳光照进现实”。因此,要想让“智库智慧”能切实落地,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更须相关政策的“同向而行”。
无名小路脏乱差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在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的大背景下,其管理难题也日益引发委员和专家们的关注。本报此前推出《家门口的“无名路”到底该怎么管?》报道,探讨无名路的治理困境。采访中,市政协委员牟成臻提出,应尽快从还原其市政属性入手,对全市的无名路进行全面梳理,并纳入统一监管。而对于梳理过后依然不能转化的无名小路,市政协委员孙学峰也提出了“委托服务,协作管理”的建设性方案。但这些有利于城市治理的良策,由于缺乏制度和政策保障,目前依然还难以落地。
对于民生建议的落实,“上半篇文章”做得再好,如果落地开花的“下半篇文章”缺乏制度保障,也无法真正奏效。因此,落实凝聚各方智慧的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拿出勇于尝试新生事物的魄力,研判细则,多方求证,努力以制度保障打通“末梢梗阻”,才能助力建议切实落地发芽。
今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好项目要落地,好建议同样要落地。没有落地,再科学的建议、再精准的方案也无法结出“美丽的果实”。未来,如何让金点子发声,让好建议落地,将民间智慧转化成为城市治理的内生动力源,成为城市治理这场“大考”中的一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