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4月27日9版
周云杰:六化赋能打造数字化企业
写在前面的话
什么是双循环时代的“核”引擎?
在产业领域,工业互联网毫无疑问是动力最强劲的核心引擎之一。正是看准了这一点,青岛豪迈地踏上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征程,这座城市中的企业也就此开启了全面数字化的全新时代。
在这其中,身处工业互联网探索最前沿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构建了系统的赋能能力,也积蓄了丰厚的数字化转型经验。
探讨2021双循环时代的“核”引擎,3月27日至29日,在由《中外管理》主办的第29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应邀作了主题为“工业互联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登场”的演讲,向与会的众多企业管理者传授海尔和卡奥斯的“黄金经验”。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里,周云杰系统解析了数字化发展为企业带来的时代机遇,更传达了一种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的紧迫感。
点燃工业互联网的“核”引擎,一幅颇具实践指导意义的从“企业数字化”到“数字化企业”的转型升级蓝图清晰可见。
■工业互联网是“千企千面”、“千行千面”,可能在行业里只有一米宽,但是一定要做到百米深,把整个产业链做透,才能做出价值。
■要有清晰的商业逻辑,这是数字化成功的关键。如果企业自身的商业逻辑不明确、不清晰,即便投入再大,以后也会打水漂。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左)在卡奥斯赋能的征和工业调研企业数字化发展情况。
今天,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然而,这只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到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会超过1万亿元。放眼全球,2025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2000亿美元。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企业也面临着从“企业数字化”到“数字化企业”的全新发展机遇。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这其中,工业互联网扮演的是基础设施的角色,将驱动整个工业经济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入发展。
借用苏东坡的话: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数字化的机会来了,企业发展自然也要顺时应势、与时俱进。
“百米深、一米宽”的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诞生于物联网时代,服务于物联网企业。物联网时代呈现出万物互联、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数据驱动和数据资产化三大趋势。
数字化一定会为企业未来发展创造无法想象的发展空间。在这其中,能够把供给侧、需求侧承载起来的就是工业互联网。利用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全流程纵向集成、企业与企业之间横向集成,推动企业降本、提质、增效,进而做大、做强、做优。
工业互联网具备不同于消费互联网的四个突出特点:
从行业宽度看,消费互联网是“百米宽、一米深”,工业互联网是“百米深、一米宽”,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点,每个行业里的企业也都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在啤酒饮料行业,青岛啤酒有它的特点,雪花啤酒也有自己的特点,每家企业都不一样。啤酒行业和家电行业又不一样。所以工业互联网是“千企千面”、“千行千面”,可能在行业里只有一米宽,但是一定要做到百米深,把整个产业链做透,才能做出价值。
从消费场景看,消费互联网主要连接的是人,应用场景相对简单。而工业互联网是万物互联,连接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设备及信息数量达到百亿至千亿级,它的场景更为复杂。
从技术难度看,消费互联网技术较为单一,是以智能设备为中心。但是在工业互联网里,直接涉及到工业生产,以数据的要素为核心,网络性能要求可靠性高、安全性强,而且时延更低。工业互联网面向千行百业,必须与各行业的痛点进行结合。
从盈利模式看,消费互联网的模式具有高度相似性,比如流量经济,通过广告、补贴等模式盈利,往往赢者通吃,把用户聚集起来,当做到一定规模以后,就可以盈利。工业互联网必须通过精准化、专业化服务为企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
从“企业数字化”到“数字化企业”
物联网时代的企业,只有当具备了用数字来描述世界的能力时,才会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当企业面临巨大挑战时,变革是注定要发生的。变革战略思维,要从企业搞数字化改造,转向主动变成一个数字化的企业;变革增长方式,从规模增长和范围扩大转向以平台和生态为方向,最终发展成生态企业;变革组织架构,从过去的科层制企业变成无边界企业;变革薪酬制度,从企业定薪变成用户付薪。
从海尔面向物联网发起的数字化变革实践中,可以提炼出一套“一二三四五”方法论。
“一”即一把手工程;“二”即两个端,要解决好供和需的关系;“三”即三个“统一”,要实现战略统一、技术统一、数据统一;“四”即四个在线,要做到管理在线、业务在线、产品在线、用户在线;“五”即五个步骤:第一步,找到关键问题;第二步,要么自己建立好,要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三步,通过平台加载应用系统,解决关键问题;第四步,检查、总结、迭代和优化;第五步,就是坚持“不易不已”,也就是战略不能漂移,执行不能松懈。
在具体实施中,管理者要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可以从三个点切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首先,要有清晰的商业逻辑,这是数字化成功的关键。如果企业自身的商业逻辑不明确、不清晰,即便投入再大,以后也会打水漂。其次,搞好数字化的顶层架构设计,有序开展,循序渐进。因为数字化不是简单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造,而是对原有模式的颠覆和重构。就好比翻建一所房子,要有系统的顶层架构设计。第三,明确数字化的突破口。找准突破口立竿见影,把投入花在刀刃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构用户和工厂的关系
数字化将为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物联网时代?产品被场景替代,行业被生态覆盖。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产品一定会嵌入到生活场景中去。
由此带来了快速迭代的场景式体验经济、越来越个性化的社群经济以及“使用权”重于“所有权”的共享经济,这些共同奠定了物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此时数据不仅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和创造价值的核心驱动力,更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和企业、用户和制造、用户和工厂的关系在生产要素变化中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适应数字化变革,卡奥斯在实践中根据企业数字化发展情况,为企业度身定制方案,赋能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服务化延伸。
在个性化定制上,推动企业通过与用户深度交互,精准挖掘分析用户需求,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方案;
在平台化设计上,通过平台化、虚拟化仿真设计工具,实现高效率的轻量化设计、并行设计、敏捷设计和交互设计,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
在网络化协同上,汇聚设计、制造、运维、供应链等各环节供应商、服务商和研发人员,打造全生命周期数字产品,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一体化网络协同体系。
在智能化制造上,推动感知设备、生产装置、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等广泛互联,通过数据分析、决策优化实现生产智能管控和运营智慧决策,打造高效率、高质量、零库存的生产模式。
在数字化管理上,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进可视化管理模式普及,开展动态市场响应、资源配置优化、智能战略决策等新型管理能力。
在服务化延伸上,实现对智能产品装备的远程互联和数据分析,形成产品追溯、在线监测、远程运维、预测性维护等服务模式,基于产品数据跨界整合与价值挖掘,进一步实现服务延伸。
通过“六化”赋能,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用户能够参与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催生了新模式新业态。
总结起来,智能制造是“地”,工业互联网是“天”。因为智能制造解决的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效率问题,不能只发生在工厂里,更重要的是重构用户和工厂的关系——这是基础;而工业互联网解决的是“满足谁的需求”问题,让用户对生活有思考和需求,将之连接到企业平台之上,让他们从消费者变成产消者。
欧洲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曾说,“当你知道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了。”对企业而言,抢搭数字化班车也是如此,要谋定快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 光 整理)
在哑铃型世界 如何成为头部
财经作家吴晓波日前在海尔智家举行的主题为“场景生态 云生万物”的生态大会上,解读了在体验经济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三个时代趋势
第一,从制造到服务,对消费场景的洞察将极大地拓展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体验经济时代,当我们把一个冰箱、洗衣机卖给消费者的时候,我们跟消费者的关系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了解他每天吃几个鸡蛋,家里需不需要北京烤鸭,了解他们每天洗多少衣服,穿什么样的衣服,然后提供服务。
当企业能够提供后续服务的时候,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变得特别漫长,不同周期生命阶段因为服务产生的增值利益会呈现不同。未来,可以通过边缘计算和区块链的技术,不断地让客户产生数据资产和用户资产,当用户资产和数据资产叠加,平台的数据能力会不断增强,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可能在未来会出现重新想象的可能性。
第二,从品牌到生态,通过共享共创提升赋能与链接的能力,将决定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当一个企业是生态型的时候,意味着决策者会做出比较把权力释放出来,授权给价值链和供应链上的每个人,所有的人都构成了利益节点,这些节点都是能够主动创造和创新的节点。当每个节点中的积极性被赋能和放大后,这个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将完全不同。
从科层型组织向生态型组织的迭代,是所有大中型公司必须面对的组织变革课题。高高在上的决策层不可能比一线的战斗人员更聪明和敏感,所以,唯有通过组织再造、文化认同和技术及资本赋能,才足以应对所有不确定性的挑战。
第三,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和降维打击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主流模式。这是中国所有做商业的人最激动也是最焦虑的。凯文·凯利曾经说过,“在互联网世界,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从来不会出现在一份既定的名单里。”也就是说,消灭报纸的一定不是下一张报纸,消灭冰箱的公司一定不是下一个冰箱公司。随着行业边界被拓宽,边界越来越模糊,生产资料和用户将在新的供应链系统内重新配置。
当降维和跨界打击发生的时候,这个世界将由一个橄榄型世界变成哑铃型世界——头部企业控制了80%的市场,中部企业会变得非常困难,尾部遵循长尾理论,会实现非线性发展。头部企业搭建生态,会把我们的供应链、渠道商、上下游聚集在一起,一起打一个更大的仗。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哑铃型世界中成为头部,不要成为那些塌陷的地方。
在产业互联网的大浪潮中,制造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Know—How”能力将进一步被放大和巩固。由“被革命者”向“主动革命者”的姿态转变,是2021年以后的重要方向,它同时将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艰难长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 光 整理)
责任编辑: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