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1年7月20日9版
高明作:多元化一定是水到渠成
写在前面的话
创业近20年,完成从传统贸易行业到高端装备制造,再到生态农牧行业的多次跨越,即便是与当下互联网创业明星相比,青岛宝博集团董事长、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明作的创业经历也丝毫不逊色。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大学毕业的高明作被分配到国有制药厂做质检工作,只干了两三年,因为工厂效益不好“跳槽”到饲料生产企业另谋出路。凭借良好的饲料销售业绩,他被世界五百强企业看中聘任为中国区销售经理,开始从饲料销售转为上游添加剂原材料的销售。经过多年业务积累,高明作2005年来到青岛,前后组建了主营氨基酸类产品的贸易公司,开始了自主创业之路。此后,他相继将业务扩展至饲料添加剂远程自动添加设备,饲料行业码垛机器人,食品、化工、粮油等行业全套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以及农牧行业生物制品,自主研发的产品多次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十几年间,虽然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处行业也由传统行业转变为新兴产业,但在高明作看来,企业和企业家所应该遵循的根本市场逻辑和规则并不会发生改变。不论何时,市场都不会辜负在诚信经营、专业精神和持续创新上执着坚守的企业和企业家。
与高明作面对面交流,他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来展示自己的创业经历。面对创业中的甜酸苦辣,他基本都是一笑带过。“做企业就是这样嘛”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但正是在平实的语言中,能真正感受到他作为企业家,在骨子里将不断挑战和冒险视为天职的那股韧劲儿。
在高明作的带领下,如今的宝博集团成长为涵盖贸易、高端装备以及生态农牧三大业务板块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以宝佳自动化为引领的高端装备板块也正谋划登陆资本市场。
十几年来,我们业务发展日益多元。从贸易到制造、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产业,虽然看似跨度巨大,但绝不是盲目扩张,而是以服务饲料行业为主线,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积累了经验和能力,再向与饲料行业存在共性的行业领域扩展。对饲料行业的高度了解是一次次开拓新产业板块最大的优势和底气所在。对客户痛点的深度挖掘以及在产品创新上的坚持不懈,让我们得以在这些高手林立的领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青岛宝博集团董事长 高明作 (受访者供图)
做专一件事,就能发现无数商机
企业多元化发展,不是贪大求全、盲目追赶新风口,某种意义上甚至不需要刻意抓破脑袋找寻新蓝海。只要做专一件事,就能发现无数商机。回顾过去十几年来,我们的每一个业务板块都是自然而然“长”出来的。这种水到渠成的业务拓展其实也是企业找寻新增长点的一条捷径。
创业之初,贸易公司很快与国内知名集团和上市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新希望六和、温氏、海大、双胞胎、中慧等都是大客户。有过服务下游饲料终端客户的经验,也有服务于饲料生产企业的经验,我们发现了大量行业痛点。
比如在饲料生产中,高价值原料添加的精确度与均匀性对产品的成本和质量至关重要。但当时,国内饲料加工厂都由人工投料,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多方请教行业技术能手和高校专家,研制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氨酸远程自动添加设备。2009年,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在青岛高新区成立,产品推向市场后获得行业全面认可,翻开了国内饲料工业氨基酸应用的新篇章。
搬运环节更是如此。一天几十吨上百吨地搬,根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干,“缺人”成为制约饲料行业发展的难题。2012年前后,恰逢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在细致调研市场,并考察国外后,决定将产业链延伸至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应用领域。在与日本那智不二越(上海)有限公司展开深入谈判,并以诚意和实力打动了对方后,与不二越公司建立起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获得了不二越机器人在中国饲料行业的独家经营权,率先在饲料行业引入了“机器人换人”理念,就此开启了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和布局。
我们的很多行业“杀手级”产品都是这样来的。2014年前后,针对饲料粉尘较大、玉米原料使用量较大造成成本较高等问题,开发油脂喷涂设备。在饲料制粒后及逆行油脂喷涂,覆膜后的颗粒料大大降低了粉化率、提高了产品质量,油脂也能提供营养元素,替代部分玉米用量。针对饲料的特性,开发二次套袋设备,代替人工包装,提高生产效率。
应用创新是中小智能制造企业的机会
近几年,高端装备以及智能制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愿望和需求大幅提升。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蛋糕,国外企业纷纷在中国市场加码布局,这对国内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但更是挑战。
本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机会在哪里?发挥好在集成创新应用上的优势是重要发力方向。智能制造是十分典型的非标个性化定制行业。针对场景的集成创新应用某种意义上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而这恰恰是国外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时的短板。多年来,青岛宝佳也正是以这一思路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我们最初做码垛机器人,也有外国企业同台竞争。他们虽然技术有一定领先性,产品方案“高大上”,但水土不服严重。
国外饲料都是25公斤小包装,工厂按照一天8小时工作,没有加班一说。但国内情况完全不同,一包饲料重40公斤,旺季的时候工厂12小时生产,对机器设备的要求完全不同。我们开发的一代产品,特意在机械臂抓取重量方面下功夫,40公斤一包的饲料每次能轻而易举抓起两包,每小时的搬运效率达800频次;产品经过十余年不断升级迭代,如今每小时搬运效率翻了一番,已经达到1800频次。
目前,宝佳为饲料、化工、粮油、食品、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提供超过4000套装备及解决方案,其中在饲料行业的智能集成装备市场占有率超过70%。产品远销日本、俄罗斯、保加利亚、埃及以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慢慢地,依托在系统集成上积累的经验以及合作,我们也在核心技术上逐步突破。宝佳不二越合资成立了宝佳那智(青岛)机器人应用研究院,在机器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展开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开发合作。核心关键零部件中,控制系统已经实现自主研发。控制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向“四肢”发出指令,指挥“四肢”工作,在产品价值中占比达30%。宝佳先后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宝佳要在确保优势行业的基础上,重点将粮油、食品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产业服务好。作为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上半年宝佳已经作为牵头方,联合武汉轻工大学、河南工大、中粮、益海、鲁花、布勒等高校以及设备厂商、用户等,成立粮油智能装备分会,针对行业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定向研发,更好为行业赋能。
“小步快走”平衡持续创新与企业生产
持续创新是企业始终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但坦率讲,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既要维持生存又要坚持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2014年,宝佳尝试从饲料行业拓展到食品行业。非标行业的研发投入是标准行业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我们前前后后投入几千万元研发产品方案,那时刚刚起步,说不心疼是假的。但我们认为,创新是宝佳的唯一出路,“守”是守不出市场的,所以只能咬牙坚持。
如何平衡创新投入与企业生存?我们采取小步快跑策略,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先快速推出初代或基础创新产品,快速投入市场实现价值。然后快速迭代升级,始终保持在创新上的领先优势。
还是以拳头产品码垛机器人为例,2012年,我们十余个技术人员不眠不休60多个日夜,交付了首套个性化定制的带托盘库的自动输送产线和机器人码垛系统。此后我们持续提升各项功能指标,如今产品已迭代至第五代。产品迭代升级后,对使用初代产品的用户,免费升级系统。同样,2014年研发出的油脂后喷涂设备,如今已迭代至第六代,而很多市场跟随者还在以我们的初代产品为“蓝本”生产产品。
通过努力找寻不同客户、不同行业间的共性,宝佳也在努力降低创新的成本。我们的目标是将集成方案的标准化率由50%提升到80%。
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服务上,我们也是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2015年底,宝佳建成了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机器视觉导航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远程在线监测与运维服务平台,实现了对机器人和设备的监测以及在线调试。
2020年初疫情严峻期间,远程运维平台发挥了大作用。承担了湖北省蛋类等农副产品主要供应工作的湖北神丹集团是宝佳客户,旗下湖北农腾公司就曾在疫情期间设备出现故障。售后工程师第一时间通过远程视频在线进行设备故障检测及调试,指导现场人员及时恢复生产,保证了企业在特殊时期的正常运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 欣 整理)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
碳关税将使很多行业竞争力发生根本改变
提起碳减排目标,大家往往会觉得距离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还很遥远。其实,碳减排对企业的影响已经相当紧迫,几乎近在眼前。在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指出,随着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欧盟计划在2023年开始实施碳关税,中国碳强度较高的行业以及外贸出口和重工业较强的区域会感受到很大压力。
未来十年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会有巨大的改变。中国不只在疫情中率先恢复,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会是未来全球市场增长的重大来源和主要动力。不只是消费,中国在创新领域、低碳发展领域,未来也会扮演全球领头羊的角色。
大家谈了很多减碳带来的机遇,其实中国减碳压力是非常大的。
第一,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只有三十年时间,用时远远短于发达国家。中国现在与发达国家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欧洲碳达峰的时候,它的人均GDP是两万美元,中国现在是一万美元;欧洲的城镇化率是70%,中国是60%;欧洲的液体燃料占比40%,中国还不到20%。
第二,山东是全国的碳排放大省,占全国的10%,而且山东经济非常有活力,曲线也一直在上涨。西部省市有大量的绿电,而且价格要便宜很多,这会导致很多制造业向电价更便宜的西部绿电大省迁移,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
第三,今年3月份,欧洲通过支持设立“碳边界调整机制”的决议,将从2023年起征收碳关税。碳关税的实行对很多行业将有根本性的影响,可能会使一些出口行业成本增加40%。以钢铁为例,中国为欧盟最大钢铁进口来源国,但中国的钢碳排放强度很高,1吨钢碳排放量接近2吨,比美国、土耳其、印度都要高。一旦2023年开始实行碳关税,很多行业的竞争力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甚至可能会受到致命性的打击。
要减碳首先要知道碳来自哪里。在政府层面,一个要做的重要方面就是碳基线,我们现在在帮国内很多地方政府查看碳基线。碳数据不完整、不准确,而且很多时候对不起来,这需要一套非常科学的、受到国际认可和对接的方法论,来证明和摸清楚碳基线到底在什么地方。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做不同的减碳举措,按照碳成本回收回报角度优先推一些投入少、见效快的碳举措,排出时间表。
欧洲很多企业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投入大量成本做低碳,所以现在很多欧洲企业在碳技术方面比较先进,而中国企业还刚刚处于一个启动阶段。在推动企业和社会实行减碳方面,中国要更好地去拥抱全球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企业,为世界树立一个真正的典范。希望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青岛开这个会议的时候,很多世界领先的绿色企业和绿色技术来自于中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整理)
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
企业家“吐槽”青岛
打造会展之都应创造机会
让本土企业能助力可借力
青岛是全国工业品类最全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承载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兴产业之一,希望能得到更多部门的支持与指导。特别是在会展方面,青岛是会展之都,希望在青岛举行的会展活动能给本土民营企业更多机会,让更多本土民营企业家多参与一下,与本土国企、政府部门产生一些业务,而不是在本土展会中,让外来的企业瓜分本身就不大的青岛市场。希望政府要保护青岛的企业,而不是“亲女婿”不“亲儿子”;希望给青岛的民企、创业企业发展壮大的机会,而不是在设定招商政策的时候设限,把本土民营企业排除在外。
文创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对高端人才需求量大,留住人才的前提是企业要有业务,让人才生存下去。如果让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参与到以国际时尚城建设为核心的一些大项目中,就会形成一个好的循环,实现多赢。
——青岛某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创始人
工业用地也应“房住不炒”
二手工业用地价格炒得太高
我们是一家生产电线、电缆、变压器、箱变等产品的中小企业,现有厂房已不能满足需求,20%的成品需要外购,迫切需要解决土地问题来扩大生产规模。
在周边缺乏新增工业用地的情况下,我们也尝试找过二手地,发现拿二手地同样困难重重。企业周边工业用地的正常出让价格基本上在每亩40万元以内,相比之下,二手工业用地的价格就太高了。带有厂房的二手工业用地,在招拍挂时价格炒到每亩110万元到130万元,而且很多厂房原来都有债务或者抵押情况。另外,这些厂房很老旧,不符合我们的生产标准,我们买下土地之后还要再推倒重新盖楼,费用就变得非常高,以这样的价格来拿地很不合算。
——青岛某电缆电器制造企业负责人
一些政策在具体实施中
应追求覆盖面和操作性
创投风投是青岛这几年着力打造的一个领域,出台的相关政策条款在全国颇具竞争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投风投生态。
但是,政策的可操作性和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比如创投风投奖励政策规定,实缴资金达到2亿元以上 (含2亿元) 后,按照实缴资金的1%给予奖励,最高2000万元;对实缴资金达到1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创投风投机构,给予一次性5000万元奖励。落地2亿元以上乃至100亿元的大基金当然很好,但很少有创投风投机构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大部分基金是以小规模的专项基金、项目基金形式落地的,往往是多个5000万元或者1亿元基金,虽然加起来达到2个亿以上规模,但却享受不到奖励政策。建议降低实缴资金达到2亿元以上的门槛,让实缴资金累计达到2亿元以上的创投风投机构也能享受到红利。
——青岛某创投机构负责人
小企业最急需的“小革小新”
急待更普惠的产业政策推动
青岛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应该用更普惠的财政政策,更好地激发中小企业积极性。目前,青岛虽然已经出台了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财政政策,但主要针对投资较大、相对来说改造程度较高的项目,覆盖面相对较窄,大企业更容易获得补贴。相反,对需要“雪中送炭”的中小企业就不太“友好”。我们在青岛为企业提供改造服务已经两年多,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它们没有能力也不需要一下子就建设一个数字车间或者智能工厂,在资金有限且不耽误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它们通常是“哪痛改哪儿”,很多小项目很难获得补贴。
相较来说,南方一些城市的政策就更灵活。比如杭州余杭区的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补贴项目就非常细,门槛也相对较低。在支持5G应用推广上,对应用5G、NB-IoT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以及使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项目网络专线等通信服务的规(线)上工信经济企业,按照与企业签订合同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及其合作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发票确定通信服务费,并按通信服务费的30%补助;在支持数字化工程服务机构上,对区内注册服务商,最低给予企业相关收5%的资助……这样更能调动更多企业的积极性。
——某工业互联网服务商
责任编辑:王凤一